先聊两点高效学习课程:定位力和框架力
定位力
阅读秋叶《高效学习7堂课》,结合自己的情况,对定位力又有了一些深入的看法!
阅读前已经确定了自己未来写作的细分领域,就是亲子阅读。
也计划从专业技能和运营能力两方面,双管齐下,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但是仅停留在框架层面,具体的践行清单还是模糊的。
老师关于平台思维的解释,给到我的启发最大。
为什么总说选对平台跟对人很重要?
对的平台和对的领跑人,三观正,理念好,踏实做事,持续靠谱,符合长期主义者做事风格。
那么,确定方向后,专业能力提升主要靠自己,个人影响力可以借势平台。
例如,慧子老师让我担任平台训练营的辅导老师,让我分享,让我当主持人,其实就是给我机会增加曝光率,依托平台延伸个人运营能力。
框架力
关于爱因斯坦的司机,这个故事好多人都听过,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一笑而过,只有有心人才会去思考背后的逻辑。
我们平常浏览朋友圈或者公众号,经常会看到吸睛的点。
个人成长领域:今天看到有人通过学习演讲提升自己,也有人通过学习摄影增加斜杠收入,也有学习插画师的……
育儿领域:今天跟别人学了设置冷静角,明天学了要来家庭会议,后天又学到一招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看到媒体上有的小朋友优秀才艺展示,学钢琴的,学书法的,学国画的,背诗词的等等
很容易被别人的光鲜亮丽打动,从而滋生了哪个都想试试的想法!
而现实呢?有哪一点坚持下来了?恐怕很少吧!
于是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爱因斯坦的司机”。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平常的时间被工作和生活分散的支离破碎,没有大量时间集中学习,从而选择碎片化的学习。
这样就容易陷入只关注到许多个分散的点,而看不到全貌的模式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没有学会面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学习,而是一直习惯于采用面向知识点的碎片化学习方式。
读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批判碎片化学习方式。
很多人提倡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而现实情况是:
有些高能人士通过碎片化学习,获得一个又一个灵感,带来很高的价值。
而有些人通过碎片化学习,反而变得更加零乱和浮躁。我曾经是后者。
今天看到一段话,让我恍然大悟!
来看看秋叶大叔这段话:
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知识框架和工作技能,就可以带着知识框架去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正好用来丰富知识框架。
普通人往往既缺乏知识框架,又缺乏工作技能,如果也沿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就会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零乱,学习效果远远不如系统化学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