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赢者通吃的时代里分到一杯羹
现在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
游戏规则很残暴,很简单,也很公平。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得,但似乎又被大家所遗忘,更没有什么人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赢者通吃的时代里,分到自己的一杯羹?
在人生的早期节点上,少量的优势对后续的成功有很大的放大效应,而这种优势效应可以一直累加。
就拿上学升学来说吧,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小学快毕业了,努力一点,加把劲,考个好市县最好的初中。有些同学就会暗想,现在没考上最好的初中,以后初中毕业还有一次升高中考试,到时再考上最好的高中不就可以了吗?再说“我”也见过很多从普通初中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殊不知,从小学考上重点初中的,在初中的三年,浸泡在最优秀的同学的学习氛围中,享用着最优秀的师资。初中的三年,占据了上学以来总时长的三分之一。知识积累,初中三年学习的总量,甚至超过小学六年的总和。
考上重点初中的最后一名,有可能是运气比普通初中的第一名好 那么一点,小学毕业前夕两个人都很努力。但不一样的,考上重点初中的,他一辈子都是重点初中的校友,初中同学都是重点初中的,老师都是重点初中的;而普通初中毕业的,他一辈子都是普通初中的校友,初中同学都是普通初中的,老师都是普通初中的老师。最初的时候,考上重点初中的同学,可能就占了那么一点点微乎其微的5%的优势,经过三年的时间,这种优势可能被放大到了500%。
很残酷的事实,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事实就摆在那里。有人说,这样分班分校不公平?那给不努力的同学成绩差的同学去上好的学习,给努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去读差的学校,那就公平?
有些人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起跑线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两句话,看起来都没什么毛病。只是说后面那句话的人,没有尝试到,输在起跑线上是有多么的惨痛!
举一个双胞胎姐妹的例子,两姐妹都很努力学习,结果在高考的起跑线上,姐姐感冒了,姐姐没有考上大学,妹妹考试上了,结果二十年后,姐姐有可能成了化工厂里的一名工人,妹妹成了化学教授。有人说,高考没考好,来年还可以再考一次,是的,高考是可以再考多一次,可又有多少人会再考多一次呢?高考是可以考多一次,人生有多少事情可以再来一次?一次错过了,就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
以前,基本上每个镇,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剧团,剧团的演唱或多或少都有人去看。唱歌的都会有人去听。但渐渐的,有少部分的人唱得就好听那么一点点。如果给普通人分辨,还分辨不出来。结果给专业的导师一筛选。唱歌好听那么一点点的,听他们唱歌的人渐渐的就多起来了,而差那么一点点的,慢慢的听他们唱的越来越少了,结果全国人都只听那几个人唱的歌了。有人说,文化不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但现在忙碌的人们,谁还会花时间去听一首自己不了解的歌?
打开播放器,谁会一首一首的听,然后从数以万计的歌曲中再选出好听的来?一般人都会看一下排行榜,选听点击率最高的歌。
曾经,微软的电脑系统和苹果的电脑系统,使用的用户人数几乎差不多,两个公司的系统都做得非常好。可微软占据了一点点优势的时候,慢慢的用windows系统的人渐多,windows系统几乎占据了整个电脑的市场,而苹果电脑用得人相比微软微不足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手机市场,微软没有占据优势,尽管开发了Windows版本的手机,使用的人太少,连下个APP都没有window版的,因为很多APP的开发者,直接忽略了Windows的,哪一个开发团队会去开发一个已经很多人使用的版本后,再开发一个同一个功能的很少人用的版本?结果手机系统被苹果和谷歌两个公司通吃了,更夸张的是,现在的上网用户端有80%是用手机上的,微软一杯羹都没分到。
在这个赢者通吃的时代里,竟然有像微软这样的巨无霸都吃不到的东西。很显然,微软在电脑方面是赢者通吃了,可在手机上是被吃的。
在这个赢者通吃的时代里,我们如何才能分得一杯羹?
上面提到过,在早期阶段,在起跑线上,也要分秒必争,优势有被放大的功能,自己一定要争取占得先机。有些机会,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中期阶段,要精益求精,不要放过一切机会(努力),跑在前面,哪怕只是占优势一点点。智商是遗传的,努力是后天的,努力了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如果单努力就能做成的事情,一定是不稀奇的事情,即是不值钱的事情。所以要认清,努力只是成功的一部分,努力是成功大厦的一块砖,有了一块砖,我们不能称之为大厦,如果大厦根基缺了几块砖,大厦就可能会崩塌。
最后,就算在某一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像苹果电脑系统也做得非常好,还是被微软通吃了,不要灰心,换一个战场,占一点点优势就可以了,胜者更胜,自己做一回通吃者。
2018年1月24日12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