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提高27分,帮孩子逆袭成学霸,英语老师的期末辅导笔记
两年前因为拗不过朋友的面子,不得不给她初一的儿子当了21天“家教”,21天后,这个孩子上了期末考场,暑假的某一天朋友兴冲冲地告诉我,孩子期末成绩折合成百分制提高了27.6分。
虽然提高成绩并不意外,但提高这么多确实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因为这名学生的英语基础实在比较差,到底差到什么程度?先来看看补习前我给他做的测试情况:
这位尧尧同学的英语水平被勉强定格在CEFR A2/国家课标三级/全日制初一的及格水平,与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基本相当。下面这个雷达图是对他各个专项能力的评估。
显然写作是他最主要的短板,听力、阅读两项技能以及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项也整体偏低。虽然测试没包括口语,不过根据经验判断,通常听力差的学生口语往往更糟糕,没有输入,何来输出?朋友把他上初中后的试卷都整理出来给我,分析问题到底发生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还是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上,结果表明尧尧同学的问题比较简单,各方面普遍薄弱,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发音。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力又是口语的基础,所以听力在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我们学习母语一样,如果听力有障碍,其它方面一定都会非常吃力。因此可以基本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听力基础,学生到了中学阶段,读写的压力逐渐增大,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听说方面的基础问题,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成绩还是上不去。既然症结找到了,虽然距离期末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还是决定治标先治本,从基础开始补起。
尧尧所在的初中用的是外研版《新标准英语》,每学期12个单元,我把三周时间做了一个计划:前两周尧尧按照我的要求,每天复习一个单元,晚上我用微信检查他的进度,回答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并在每个周末花半天和他一起总结当周6个单元的知识点;第三周根据他前两周的学习情况用一天时间先把12个单元的重难点系统梳理一遍,之后留出5天的时间让他自行消化并且反复练习,最后一天再集中答疑和测试。
Day 1-6:阶段复习+补弱
1. 复习1-6单元,每天一个单元
2. 每个单元Unit 1-3的课文,每篇至少听5遍,每遍有不同的目标:
第1遍:只听,不看文字;
第2遍:听,看文字,做朗读记号,不跟读;
第3遍:听,核对朗读记号,不跟读;
第4遍:听,跟读,朗读,声音和表情符合人物角色和场景;
第5遍:听,跟读,朗读,注意第4遍没有读准的地方;
第6+遍:如果已经到了第5遍还觉得没有读顺畅,就可以根据情况读第6遍或者更多遍。从第6遍开始一定要自己朗读,注意朗读记号标注的地方,直到流利,再听录音核对是否基本跟录音一致。
所有上边的步骤完成之后,每晚自己录音,把认为最满意的3篇课文朗读录音通过微信发给我。
3. 试着口译每篇课文,无须逐字生硬翻译,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 看书后的语法讲解,熟读例句;然后到课文中把本单元的语法句子找出来,划线并理解,默写句子。
5. 熟读本单元单词表后,回到课文中找到单词所在的句子,熟读、默写句子。
6. 快速完成本单元习题,凭直觉不思考,看能做对多少。
7. 错题本:考前复习,只看正确答案和错误原因,然后把正确答案连同原题朗读熟练。
8. 背诵不规则动词表:每天背诵10个,朗读熟练之后再写,写的时候要根据发音规则,不要逐字背诵。这一条与尧尧的个人学情有关,他没有学过自然拼读,音标基础也不牢固,所以习惯逐字背单词。
Day 7:阶段重难点+训练
1. 总结1-6单元的语言知识重难点
以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功能为中心,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每个单元重点内容;
为了更好地调动积极性,我们利用一些小游戏快速复习6个单元的单词和不规则动词表。
2. 口语训练;根据课文或对话进行演练,一方面检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逐步培养英语语言思维,摆脱母语作为中介语的束缚。
3. 补习元音发音规则:根据演绎法和归纳法总结、训练发音规律;试卷中有根据音标写单词的考题,他音标基础不好,但是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单词,所以可以先教规则再练习;有时也陪他一起归纳总结;两种方法交替使用,避免枯燥。
4. 检查错题本;除了检查能否正确理解错误原因外,还要看是否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的。
5. 写作是最大的短板,利用过程性写作法训练。
Day 8-13:阶段复习+补弱
1. 复习7-12单元,方法同上周;
2. 每个单元增加元音发音规则练习。
3. 第二周增加写作量,每天两篇文章;按照要求先口述,再写出来,自己修改到满意后,发微信给我。我都会及时批改,其实主要是表扬,对于基础不牢的学生,尤其要告诉孩子哪里做得好,这样他会朝着正确的方向更加努力。
Day 14:阶段重难点+训练
1. 同样利用思维导图总结7-12单元的知识重难点
2. 训练听力口语以及应试技巧:由于考试中有人机对话的口语试题,根据题型进行模拟训练。
3. 补习辅音发音规则
4. 检查错题本,方法同上周
5. 利用过程写作法训练考试作文。
Day 15:总复习
考前最后一次系统梳理1-12单元知识点,查缺补漏,这一遍着重找细节问题。
Day 16-20:自学+强化训练
这五天的时间主要是孩子对之前学到的知识、方法内化吸收,期间不再每天做线上辅导,而是有问题通过微信随时处理。
Day 21:答疑+测试
1. 问题答疑:解答对整本书和这个阶段学习的各方面问题。
2. 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1-2套模拟题,适当提供一些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3. 试题解析:分析以往期末试题题型,确保充分理解答题要求。
从整个补习+复习的过程可以看到,其实在21天里我投入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如果想把营养转化成孩子的肌肉,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消化吸收并反复训练才能实现,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下面我从尧尧的角度把这份学习计划中所蕴含的理念简要分享给大家,我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巧妙高效的,老师们可以举一反三进一步优化。
21天尧尧做了什么?
40%的时间在“听”和“模仿”,这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里属于低阶思维训练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LOTS),就是要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
20%的时间查看历史错题,做出正确答案并能解释原因,再让孩子利用思维导图以单元主题和功能为中心归纳总结句子和语法结构,这是低阶思维训练中的应用层面。
剩下40%的时间用于写作训练。这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HOTS)高阶思维训练,要提高到分析、评价及创作水平上。当然,写作也需要在高效的教学指导下循序渐进,对尧尧而言,支架式教学是最理想的方法。
说到这儿,顺便提一下当下英语教学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有些老师甚至专家认为低阶思维训练(LOTS)不重要,所以在课堂上大量训练高阶思维(HOTS)。没有LOTS的HOTS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高阶思维训练那些目标,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运用自如。
误区二:关于听力训练。听力既然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何听和模仿至关重要,“第1遍至第N遍”的每一步都必须有清晰的目标。现在几乎连家长都知道“浸入式教学”这个词,以为浸入就是“磨耳朵”,只要有机会就不停地给孩子反复播放各种视听材料,似乎只要坚持下去孩子的英语自然就会学好。其实这种填鸭式训练对于语言输入毫无意义,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孩子对英语的厌恶。真正意义的语言输入是大脑从多个层面对信号进行复杂处理的过程,如语音、词汇、句法、字面及深层意义解码、信息留存、辨识、话语分析、预判及回应等等,所以有效的学习一定是有意识、有目的去听去模仿。英语教学中提倡Active Listening(主动参与听力),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在其中,TA可能已经把信息屏蔽了,哪里还有输入?
尧尧所在的中学是北京市一所区重点,据说现在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学霸,英语成绩一路攀升,每次考试都能排入年级Top 10。其实我一直认为英语是一门技能型学科,能力到了,成绩水到渠成,而学生的成绩主要归功于自身的努力,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适合学生的解决办法,培养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培训英语教师的时候,很少涉及应试方面的话题。在辅导尧尧的21天里,其实我们总共只见过四次面,而尧尧离开我的辅导后依然在不断进步,这些都说明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习策略和信心,这是最重要的。同时,反思之前他那些英语基础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小学老师教不得法导致的。
我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英语教学是理论与艺术的融合,每位老师都可能迸发出创意和灵感,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抛砖引玉,欢迎老师们在文末留言,说说你的那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