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人教你长大,对的人陪你成长?”
不想长大,也不想要成长,像是某种逃避、消极,然后厌世,浑身是刺,却又内心柔软。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多年。
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与他人渐行渐远。
说真的,好像长大是一瞬间的事儿,一瞬间就懂了。察言观色,世故人情,既敏感又脆弱,不敢投注太多的热情,又少不了必要的客套。这样的结果就是,很累。
累,就会反向渴望轻松,人之常情。
怎样让自己更轻松呢?答案是,都不轻松。
只要与人交际,就难免纠缠不清,做不到、把握不好分寸。很多人习惯性将这些解释为“三观不合”,继而矛盾,冲突,又或拿一些新词来为自己辩解,说什么“松弛感”,又或讲什么“情商”,更有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会有这样的人。
我不喜欢,都不喜欢。
但好像,生活就是这样,越是不喜欢就越是被逼着去思考,不得不面对。就像如果我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就总是会有人来提醒我,生活本就矛盾密布,而人生活其中则多的是身不由己。
这样说,多少叫人“扫兴”。
事实上,只要是迟早要面对的,总是懂的,不过是或早或迟罢了。
我想说,请允许我拖延片刻。不仅因为累,更是说与不说,帮助都不大,懂或不懂,也压根不改变什么。所以,可否可以宽容一点?
本身大家都不容易了,就不要再雪上加霜了,更别相互折磨。当然,如果这能够让你多少感到慰藉,像是某种公平,像是父母那代人的经验和教训总一再“忠告”,背后都藏着“为了你好”的用心,这多少有些让我不敢苟同。
简言之,虽同处于一个世界,一个时代,一个环境,然而,终究不同。
个人不同,个人条件不同,个人的爱好或者说志趣也不同,不见得非得走一条路,也不见得说走同一条路所见风景就一样,更不是走同一条路就必然会经历那些“坑”,这背后,当然多少有些理想主义,实际上也是如此。
只是说,如果非得说“错的人教你长大,对的人陪你成长”?实在不敢苟同。
归根到底,没有那么渴望长大,却已然长大,虽然渴望成长,却多半不会那么顺遂。何况,无论是损失还是成长,总要牺牲什么去换的。
谁知道,长此以往,又还能守住几分真心呢?
当然可以说,真心换真心,换不来就换人呗;也还可以说,过往不究,未来可期。
只此一生,确实不该和太多烂事烂人纠缠。
可是,往往好的总是有限的,而大多数人又都总想着趋利避害,且都不愿意去做那个好,然后选择去追逐、竞争那点有限的好,我并认为这样的好是能够长久的。
当然,我之所以这么说,也并非说是,非得在尘埃里开花,毕竟,这本就是少数,且极具挑战。就像在垃圾堆里寻找宝藏,然后期待奇迹发生。
我只是觉得说,适可而止吧:此处不开花,未必见得就是种子错了。
兴许 ,年少会觉得这是勇气,加之以确实有人能够做到,且多磨砺磨砺少年心性亦有所增益。然而,少年是最不消操心的。
毕竟,虽说什么“至死是少年”,事实却是,人无再少年。所以,年少时多经历些真的没什么的,只是完全没必要刻意去施加什么。
换句话说,谁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呢?谁真的具备能够指点人生的高度?再换句话说,如果自己身边的人的那点“爱”都尚不可得,别担心,真正长大后就更难遇见了,不是吗?
说实在话,长大已然不易,成长更是可遇不可求。又多少人真的活多少年便能有多少年的经验呢?
就比如父母,勤勤恳恳一辈子,当然不能说是一辈子活在“舒适区”,这样说未免有失偏颇,也显得不太恭敬,可真真实实,他们的期待里有多少正是自己的遗憾啊!若是重蹈覆辙,也只会重蹈覆辙吧。
我倒是觉得说,什么“错的人”或“对的人”,不是这么去论的,就像没有人一辈子都对或一辈子都错,而一旦有了“对错的人”的想法,实在对自己、对人,不够尊重。
至于长大,总是要长大,至于成长,还是要追求成长的。
无论什么人,不是因为遇到,一起,或者其它什么,而是说,从自己这儿就要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着。
生命本来不就早已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了吗?
生死不早已证实,人心不早已佐证,人类孤而合群,又因合群而分人,继而群,继而分,才各有所得啊。
是故,本来的不必教,能教会的也不是真的教会;是故,本来就不是陪,不过是我珍我惜我愿我本意而已。
若非如此,不过是执拗,偏执,我执,我私。
明天就过年了,想必大家都忙着送和报喜,我就提前送上我的祝福哈:祝大家新年平安喜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