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踪

北京:“庆丰闸”与“二牐修褉”遗址

2019-07-21  本文已影响38人  2018栏杆拍遍

          本文副题:《古闸今昔》

         上接:《曹雪芹与庆丰闸(1)》

        “红船白板绿烟丝,好句扬州杜牧之。何事大通桥上望,风光一样动情思。庆丰才过又平津,立遏通渠转递频。莫谓盈盈衣带水,胜他多少犊轮辛”。这是清代文人劳宗茂(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辛卯恩科第二甲进士)所作的《过庆丰闸诗》,描绘了庆丰闸(俗称二闸)周边美丽的自然景色。那时的二闸,沿通惠河两岸十分繁华热闹,除了酒楼、饭馆、茶肆外,还有各种民间的文艺演出,如扭秧歌的、舞狮子的、放河灯的,唱大鼓的、莲花落的、说评书的,唱二黄、时调的,还多有女演员。游人也可到闸北的龙王庙进香。庆丰闸著名的酒楼有闸南的“望东楼”和闸北的“望海楼”。在《清代北京竹枝词》中有句:“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下图庆丰闸北岸风光,图中最高楼即北京电视台大楼

         庆丰闸不仅是我国元代时重要的水利建筑,而且在古时,这里和什刹海、陶然亭、万柳堂(龙潭湖南)、玉渊潭(钓鱼台)、长河等处一样,都是平民百姓踏青游玩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聚会之所。因通惠河两岸风景秀丽,特别是庆丰闸一带,芦苇白萍,渔笛晚舟,不仅有飞泉石坝,震耳奔涛,而且两岸还有荒祠古墓,台亭园囿。京杭船只多停于此。庆丰闸的繁华,古时文人在诗文中多有描述。如清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描述:“……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写道:“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所以通惠河自古就有“北方秦淮”之称。

        下图:横跨通惠河的大北窑桥

         下图:通惠河南岸风光

下图:通惠河南岸新建的仿“鸟巢”

下图:这就是庆丰桥二闸桥),是按原桥形式复建的。

下图:这是河边明代遗留的石雕“镇水兽”原物

        “镇水兽”,传说是龙的一种,名为“虫八虫夏”(“虫八”合为一个字,“虫夏”合为一个字),以镇伏桀骜不逊的桥下“水怪”。还有一种镇水兽名叫“螭”,也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在桥上则用刻在栏板柱头或拱券龙门石上。石桥上较常见。

         下图、“庆丰闸遗址”  张含英 题。      张含英,字华甫,1900年5月10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县,水利专家,我国近代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几十年来,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水利事业。特别是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现代科学的观点与传统治河经验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写出《历代治河方略探讨》、《黄河治理纲要》等十多种治黄论著。他贯彻上中下游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的治黄指导思想,为治黄事业,从传统经验转向现代科学指明了方向。

     下图:在通惠河上游拍摄的庆丰桥

下图: 北岸的墙壁上镶嵌的石刻二闸风光图“二牐修褉”图

下图: “二牐修褉”图细部

下图: 关于“二牐修褉图的文字介绍

下图:河墙上的浮雕

下图:介绍通州漕运的碑文

下图:  “庆丰闸遗址碑”

        下图:河边的景观照明灯很有特色

下图:通惠河南岸“新城绮望”观景台

下图:新建的连接通惠河南北两岸的拱桥

下图:北岸介绍通惠河的大幅彩喷照片和文字“岁月如歌” 

下图:历史的遗迹,石牌坊上阴文雕刻的门额“银汉分光” 

下图:这是通惠河高碑店村两岸风光

下图:通惠河南岸的大型现代雕塑“大通帆涌

下图:通惠河大北窑段的橡皮坝

下图:夕阳下的通惠河最北段

下图:通惠河南岸

下图:两个小美女在雕塑下看手机

下图:青铜雕塑,看上去是几个顽童在摸鱼的场景

下图:多么快乐的童年

下图:哦,原来是发现了蝌蚪!

下图:看我的力气,嗨,还真推不动!

下图:鱼儿跳浪的雕塑,动态十足。

下图:从这里拍摄,“大裤衩”(中央电视台新址)也被收入镜头。

下图:回望群儿雕塑

下图:红色的大鲤鱼跳出水面

下图:夕阳下的全木质仿古小亭

下图:公园甬路上的浅浮雕景观石“月夜航船

下图:公园甬路上的浅浮雕景观石“南货北来” 

下图:公园甬路上的浅浮雕景观石“帆橹” 

下图:走出庆丰公园,回望庆丰公园西段的大门

          全文完

本文原题:(原创)北京:庆丰闸/二牐修褉遗址       2011-12-02 21:00    发表于【网易博客】

截止:2018.12.31     阅读(1910)| 评论(3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