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绍兴,体验一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43人  闲云野小鹤

从上海到绍兴去,不足80分钟的高铁,是可以说走就走的距离。

但作为我江浙沪中最后一块期待的城市版图,一拖再拖,再拖再拖,比起去嘉兴杭州,似乎晚了十好几年。

很惊喜,地处浙北的这座小城,竟颇有苏南水乡的软糯韵味,临河而建的仓桥直街上,黄酒酸奶桂花蜜的苦涩柔甜,至今想起,还在齿间。

在绍兴一共玩了2天,10个人,逛逛吃吃聊聊天,节奏无比悠闲。住处在鲁迅故里附近,下了高铁,一群人乘着BRT直奔咸亨酒楼,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当年在这曾排出9个大洋,调侃店员茴香豆的茴字有4种写法,因而“咸亨”二字便成了不只是孔乙己、鲁迅,更是绍兴的一张名片,像是苏州的得月楼、松鹤楼,你明知道它味道不会太出彩,形式会为了迎合游客而显得板正,却还是要去“点个卯”,从这里开始切入对绍兴的认识。

咸亨倒也不赖,旧式桌椅,阁楼天井,一应俱全,我们10个人挑了大桌区内的一张桌子,四周坐满了人,也不觉得吵,想来整座堂内吸音效果还是不错的。

绍兴的吃,也很有特色,就像绍兴的气质一样,既有别于北边杭州的硬朗,也不同于南方宁波的鲜咸,以“醉菜”和“臭菜”自成一派。

醉菜,多糟,糟鸡,糟溜虾仁,糟青鱼片,醉蟹,醉虾;臭菜,多霉,臭豆腐,霉干菜扣肉,霉苋菜梗,最后这道菜的味道也是爱者爱之,恨者恨之,我是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

看起来,除了霉苋菜梗,其他菜似乎在别处也常见,不过同样的菜放到不同的地方,做出来也会有些不同,绍兴本就以黄酒出名,他们的醉菜也多离不开花雕之类的酒品,比苏州上海常见的白酒糟醉就醇厚多了。(话说此处说苏州上海多用白酒可能有误,强烈求醉菜做法的科普,看到的解释五花八门啊)

(绍兴黄酒,瓶子是人工一点点上色的) 

绍兴的黄酒多到什么程度?去仓桥直街前还没觉得,去了之后发现,这里所有的饮品几乎都能用黄酒调配,比如冰棒、奶茶、冰淇淋、酸奶,我和程序员先生及另两个朋友在过一座桥时看到一家咖啡店,我说,哎,有本事你们用黄酒调咖啡啊,那得是什么味啊?

结果没走几步就真看到一家卖黄酒咖啡的。

其实黄酒搭配在这些饮品中的量很少,绍兴毕竟不是什么酒量惊人的城市,小酌怡情罢了,每样食物或饮品都加入一些黄酒,初入口,带一点微苦,很快就能被后面的甜味掩盖过去,再多喝几口,忘了那种苦都有可能,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乐景写哀请更显其哀,那绍兴的饮品算得上是甘饮配苦酒更显其甜吧?

仓桥直街是那种能让人心生感动的小街,按理说,这里也算是绍兴城内比较知名的“景点”了,但人实在是有些稀稀拉拉,连店家都一副爱开不开(不开倒闭)的模样,商业程度不高,居民来来往往,别说和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比,实则连镇江西津古渡的繁忙都难以比肩。

(仓桥直街商业气不浓,依然有很多居民“宣传标语”,这是我觉得最符合江浙沪文化的一个2333) 

仓桥直街是很典型的江南小街,说典型,不只是因为小桥流水,更是“一河五街”,前门对着小街,后院临河,据说房屋多建于清末民初,照苏州古城的建筑规则推测,这里的古人出行方式也该是以水路为主。

现在,乌篷船当通勤的日子是一去不返了,只剩下收些费用晃晃悠悠地摇成一个景点项目。

依旧美好就是。

对了,仓桥直街上还有颇多好吃的小店,带足肚子来这应该不亏,除了随处可见的黄酒XX,仓桥直街的臭豆腐也能让人排足30分钟长队,5分钟一大碗,皮及薄,内极“臭”,但丝毫不咸。

还有很多饭店。

起初我们坐着BRT从绍兴北一路进城时,就偶遇了一个曾在绍兴读书的少年,听我们聊天发现我们是来旅游,就告诉我们他觉得绍兴最好吃的店是“十碗头”,他说的是店名,但十碗头其实也是绍兴一种酒席规格的称呼,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酒席,无非是旧时老人们庆祝节日时摆满“十碗”、有荤有素有糟醉有霉臭有小炒有时令的一桌子彩头而已。

想想既然能与少年相遇,也算缘分,晚饭就去了仓桥直街的阿丘十碗头,10个人点了一大桌,吃撑了也人均不过30出头,便宜又满足。

这里还有不少像小绍兴一类极其接地气的馆子,干净,简单,桌椅摆放得有些随意,门口挑菜点菜,烧菜师傅开着大火轰隆隆翻腾,真是条温暖的小街啊。

第二天我们去了兰亭,和第一天一样,虽是“景点”,但人依然很少。

那天下起了雨,且大有越下越大的趋势,不过我们一行人仿佛是被雨点带起了情绪,雨越大,在亭子与亭子间的信步和“流窜”就愈发欢快。

大名鼎鼎的兰亭曾以《兰亭集序》的形式深入到每个接受过中学语文教育的学生心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当年读得摇头晃脑不知所以,来了这里,各式各样前人晚辈用不同的书法风格抄写同一篇“课文”,读完了,心头才颇有些不同。

(乾隆写的《兰亭集序》) 

现在想起来,不到兰亭,怎么能指望读懂《兰亭集序》里那40多个大家流觞曲水的惬意啊?你看人家写“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区区16个字,写尽了环境,可不到这里,实在很难想象,江南的山岭能有多崇峻,竹林茂密到什么程度,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明确感受到这依山傍水的天地间,山有多高,溪有多细,真是满林满谷的灵气。

我以前不知道怎么逛这类景点,直到有一次和一个编辑去到寒山寺,站在重修得如同影视城般精致的枫桥景区,遥望小寺庙和不远处张继的雕塑,她在我面前念起“月落乌啼霜满天”,然后问我,你能想象吗,几百年前,这家伙(指着张继)就站在我们现在的位置。

然后我俩一起吐槽说,真是一个落魄文人和小破残庙相互成全的好故事啊。

那天站在桥上,心情和逛寒山寺那天很像,我拼命拼命地在心中一遍遍吟诵《兰亭集序》,想象着42个大师依次坐开,流觞曲水,酒杯到了谁面前谁就吟一首诗或罚三杯酒;畅叙幽情,一人吟诵完毕,有人记录,几十个人在一旁拍手作乐……

简直是极致浪漫的玩乐方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那天想必是没有下雨的,没有辨不清远处的朦胧;但好像又下了雨,不然我脑海中的景象为什么总是清晰中带一点遥远?

我怎么也不能在这个时代找见古人的心境。

我想吟诗,可没有文化,发现王羲之是山东人,便希望山东小伙伴用家乡话念《兰亭集序》,仿佛那个时候的古人没有“普通话”一说,念方言,可以离他们更近一些,结果逗得大家直笑;我想在山谷间狂奔,雨越下越大,青山上满是仙意环绕的水蒸气,多希望能在仙气里越变越小,直到天地间再无人在意有无我存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那一刻的我,大言不惭地说,也真是快然自足,不知老之所至了。

绍兴是座好城市,有山水美景,也有历史人文,这里有很多的路名店名,与鲁迅有关,与王羲之有关,与陆游和唐婉有关,与周恩来、蔡元培有关。

返程那天,我坐在高铁上,《南渡北归》恰读到蔡元培逝世,读到那个特殊的时期,世人皆抛弃个人立场与信仰悼念这位大师,颇感自己与这座小城将来还会有故事续写。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这么说来,我今天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倒与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颇有相似,虽水平不及,但也望“后之览者”,能“有感于斯文”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