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103:君子不求名,只求名副其实
2017-08-07, 上海
维 心 说
本段开端又讲“为学”。
昨天有网友评论我说“为学”是专指修习心学是不对的,古人从来没有修习心学或理学的说法。但其实这位朋友忽略了一个我的一个前提,即在《传习录》里。
儒家的“为学”是指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是立志成圣。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在《传习录》里,“为学”主要是指用心学的方法去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不过还是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以后我的措辞尽量更准确些。
先生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又说,虚名和实务相对,务实之心多一分,务名之心就少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就没有务名之心。用格物工夫来说,工夫要落在实处,而不应该去追逐虚名。
谈到《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很多人理解为君子恨在自己去世后仍没有人称颂。但其实,真的君子又怎么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君子从来只从自己身上去践行君子之道,以君子自居,就需要有相应的言行一致与之相称。所以阳明先生说这里的“称”是四声,即“相称”的意思。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君子会担心自己到去世的时候也没有获得和君子之名相称的功业成就。
所以,尽管君子也担心君子之名,但担心的点是自己的工夫与君子之名不相称,而不是刻意去追逐君子之名。所以说“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即如果名声超过了自己的实情,君子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本段还提到孔子还说要重视年轻人。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连闻道都没做到,那也就只能这样,没什么好敬畏的了。这里的“闻”是闻道,而不是指名声。
先不管孔子说的这个年纪如何,以及对年长者的忽视,总体而言,孔子重视闻道达道远远胜过名利声望。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即使声望很高,但仍然没有闻道,更别说达道,这也没什么值得认可的。
最近由于文章被一些专题收录,阅读的人多了,认可的人也不少,心里还是高兴的。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患了好名之病?
宋明理学或心学都要人去私欲,不动心,不动气。但觉晨认为,心定不是抓住它不动,做一颗枯心。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过分喜怒,秉持中庸之道,也未尝不可。私欲该去,那是指不合理的私欲,是“过”和“不及”的私欲。
以别人肯定我的文章为例。如果我高兴到飘飘然,自以为造诣甚高,得意忘行,那就是私欲过了,应该去除。如果只是会心一笑,同时知道路之修远,并鞭策自己继续努力,这种心动有何不可?
名是虚名,必须得有踏实的工夫作为支撑。缺少务实工夫的名声,终是空中楼阁。名声越高,跌得越重。
君子不求名,只求名副其实。我们不用去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用去在意名望大小,一心放在工夫上,放在致良知上,就是名副其实的君子!
原 文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维心说:阳明心学传习平台
除原文部分外,文章内容由觉晨原创,版权归“维心说”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