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那么久的学,然后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752/993696ee08e4fc4c.jpg)
01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人已在准备行装,有人已经踏上征程,最终会带着不舍的眷恋离开,再启程。
每一次开学,有人感慨还没玩够,有人已经期待新生活,无论是处在哪个学习的阶段,总是会有不同的态度。
不仅仅是自己,也包括身边的人。
身边有这样的实例,有个女孩本科毕业后很顺利的考上了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家里人都很高兴,而一个邻居却说,一个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要那么高的文凭有什么用,读那么久的书,最终不是还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要如此折腾?
对于这样的言论,女孩并没有在意,听过之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因为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是很难去接受另一方的观点的。
02
当社会上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的时候,能够很庆幸的认识到自己读书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此清醒的。
当物欲夹杂着各种流言袭来的时候,真正能够享受读书的人,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定力。
并不否认,很多没有高文凭的人一样过得很好,甚至在钱财方面更胜一筹,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读书无用论的一个直接证据。
曾经写过一个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而做的就是农副产品的电销,虽然他也和其他人一样奔走在田间地头,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是另外的一个身份。
读书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挣到很多的钱,但是它意味着观念的生长以及更多的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03
上了很久的学,读了很多书,其实后来大部分都被遗忘了,那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很好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虽然已经记不起来吃的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的我的骨头和血肉。
知识与食物是同样的道理,即使是你以为你学到的东西都已经还给了老师,但是事实上,很多观念以及想法都已经沉积在你的血肉与思维里,已经形成了你特有的处事习惯以及思维方法,这是没有人能够夺走的,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个体的一部分。
04
为什么要去读书,因为知识改变的是内心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之间。
即使是最终依旧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过上平凡的生活,被日常的琐碎所缠绕,但是同样的工作,可以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可以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可以有不同的素养,同样的事情,也可以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
05
从来都不是读书无用,只是如果将读书与挣钱划为因果关系,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读书的意义。
世界也许很物质,但是你也可以做到物质与精神的双收,赋予了你应有的权利,你就有自我选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