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句解第五十三
作者:夫子音
《正蒙》句解第五十三【原文】:
“为山”“平地”,此仲尼所以惜颜回未至,盖与互乡之进也。
【译注】:
是高山,是平地,这是孔子所以感叹颜回走的太早,大概是跟乡亲们交谈时的感触(颜回在孔子的眼里是最贤达的学生)。
【原文】:
学者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
【译注】:
读书的人会有四种过失:一是喜欢与人交际就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时间,二是喜欢名利就会失去原本的清心寡欲,三是不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事情变动的很快,四是在苦难面前最容易知难而停止不前(这是作为读书人应该警惕的方面)。
【原文】:
学者舍礼义,则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间、燕游之乐尔。
【译注】:
读书的人如果放弃了礼仪涵养,那么每天吃饱了无所事事,没有追求,与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所希求的事情不过是衣食无忧,过着游山玩水的世俗之乐罢了(礼仪和涵养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应该了解并且遵循)。
【原文】:
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为不思而得也。
【译注】:
用心去求取大道,就好像是动用心思想要去了解他人一样,最终比不上自己自然的学习,用真诚心不用用心就能得到的真实道理(用心总是在走弯路,只有自然平常之心,才能使自己悟解中正之道)。
【原文】:
考求迹合以免罪戾者,畏罪之人也,故曰“考道以为无失”。
【译注】:
考察希望自己的行为合乎正道以免受到刑罚的人是担心自己会犯罪的人,所以说考察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没有过失(心正,行为处事便正)。
【原文】:
儒者穷理,故率性可以谓之道。浮图不知穷理而自谓之性,故其说不可推而行。
【译注】:
读书的人穷尽物体的道理,所以说统帅天的本性就可以称为得到了天的道义。学佛的人不知道穷尽物体的道理但是却自认为能够见到万物的本性,所以说他们的学说不可能推行到天下(还是两个角度,用心和气来解释宇宙的真相,佛理永远是超越对待的,它认可气本论但是又超越气本论,直接达到太和的状态,所以说两者思想是相容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