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OS更新日志

评分体系与市场体系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晨风暖暖

前段时间抽空参加一个微课大赛,花了很多力气设计作品,自认为质量还算可以,到头来,名次非常落后,颇感失落。

这件事的结果和我的认知偏差很大,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认知,今天把原因分析一番。也算是参赛的一点收获。

从评审方了解到,他们的评审办法大概是这样的:制作一个评审标准,列出了几个大的维度,每个维度再细分数个小项。为一个作品在每个小项打分,加和就是总分。

这种评分体系看起来很完美,是吧?很多竞赛都是这种评分体系,因为它在逻辑上特别简单,看起来很合理。我们的高考本质上也是这种评分体系,分六科,每科得分加总就是总成绩。

这种评分体系简单易用也容易获得共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办法。存在自有道理。

我不否认这种评分体系的优点与合理性,我只补充分析下这种评分体系的弊端。

评分体系的弊端

1 单项有上限

分项评分必然导致单项分数有上限,单项再强也就是单项的满分,不可能溢出使总分增加。数学再好,最多150分,不可能溢出到170。所以对总分的贡献有极限。所以很多单科天才,在高考体系中并没有优势。

2  扣分体系

评分必然有标准,比如声音,评委心中一定有一个理想的满分,比如央视播音员声音,其他的声音都是扣分。

我的作品大概就栽在一个分项,叫做“规范性”。这个规范性大概的意思就是,微课要有微课的规范,有封面,有目录,有单项介绍,有总结,课有课的样子。

你想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这是不合规范的,晕死,我的认知和评委在这里有很大分歧。

我认为传播知识,最重要的是传播成功,让观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收知识,达到学习目的很重要。而评分系统认为符合规范很重要,我能怎么办,只怪我太幼稚,为什么要参加这种比赛?我的作品在规范性方面一定是低分。

3 只有分项评分,没有整体评分

分项评分,就是把一个整体的作品切分开来,评估这个作品。如果一个人数学很好,物理很好,其他科很一般,那他有很大可能性成为好的理论物理学家。然而因为总分低,无缘大学。微课比赛和一些设计比赛,如果都只是切碎成分项 ,分项打分加总,不看整体的效果,那是不是也不够合理呢?

市场体系

那么评定一个作品的价值,除了评分体系,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

一定有的,市场体系就是另一种方法。一个作品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就是看有没有人,用人民币来投票。

市场体系中,不讲究你合乎什么规范性,作品对人真正有用,人们才会出真金白银购买。

电影作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品可以按照时间叙事,可以倒叙叙事,可以采访方式,可以顺叙倒叙穿插叙事,可以是纪实,也可以是魔幻。

只有吸引人民观看,良好传达思想,让人们心甘情愿用人民币投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总结

理清事件背后的逻辑,能帮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并接受事实,然后改进自己的行动策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