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小说:唐末五代风云录原创文字集

《唐末五代风云录》第二十四章 知玄论道

2019-08-18  本文已影响6人  魏博洹侯

僧人道:”贫僧僧彻,我师法号知玄,有劳檀越了!“

  杨复光听后,心中一震,此二人均为高僧大德,会昌时,知玄不畏法难,拼死谏言复兴佛教,极有气节,深受世人尊崇!今日有缘在此相见,真正是陛下洪福所致。杨复光不敢怠慢,改了主意道:”圣僧请!“僧彻双手合十答礼,侧过身去朝前引路。

  二人来到杨复恭身前,就见一座大殿映入眼帘,杨复恭见哥哥身旁有一名僧人相随,心下好奇,正待开口询问,就听杨复光道:”此为僧彻法师,其师知玄法师命他来邀请家主一会!“

  杨复恭听到知玄二字,吃了一惊,此人在大中朝被奉为国师,今日有缘在此相见,真是莫大的幸事!杨复恭连忙相请,三人沿着大殿西侧向南而来直至大殿正门,见陛下与娘娘进入殿中正在佛前祈香还愿,三人不敢相扰,退避殿外恭敬等候!悟用见僧彻法师前来,遂专心在殿内侍奉香火。

  僧彻见枯寂沉闷,轻声开口道:”此殿供奉着弥勒佛像,此像原在光明寺中,因光明寺走火全寺被毁,唯独此像完好无损!开元初,玄宗皇帝下诏把佛像移于此地,为显隆重,特拆除此寺原有寝殿,重修弥勒大殿!会昌时,寺中众多殿宇均被拆毁,唯有此殿常伴佛光,留存至今,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杨氏兄弟听他如此说,方才认真打量此殿,但见此殿出檐深远,斗拱层叠,瓦片处虽长有苔藓依然排列整齐,远望处气象森严,并未见有些许毁损!正脊两端鸱吻雄大,高可丈余,起望处”如翚斯飞“,蔚为壮观!与一路走来破败的寺中景致相比,此殿确实看不出有任何损毁迹象。

  杨氏兄弟探身透过棂窗向内看去,但见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殿内十二根莲花立柱嵌着斗拱撑住月梁,柱上红漆并未因年代久远而脱落,反而愈显深红如玛瑙般温润柔和。十二幢硕大斗拱与月梁组合而成,状若新月,映衬着殿中巨佛如坐于苍穹一般,佛像身后有帷幔妆点,高可及顶,只是佛身处有数十道裂痕略显突兀。

  正自惊诧间,就听僧彻小声道:”法空祖师初移此像时,曾用数十头壮牛前去拉取,所用绳索如拳头般粗细,套上佛像后用力拉扯竟岿然不动,反而扯断了不少绳索。法空祖师心中惊惧,不敢硬来,命人在佛前设炉,燃起高香念经作礼。九拜后,发下重誓愿心,虔心请佛。是时,佛身处嚗嚗有声,崩裂为数十段。法空祖师见状,命人收好铺毯装殓,后又举行请佛仪式,方才移于此殿。玄宗皇帝对请佛之事甚为重视,命能工巧匠弥合佛身,又置大莲花座安放其身。此后百年,佛像弥久历新,常放佛光。到了会昌年间,佛像竟自开裂,当时一干寺众被迫离寺还俗,寺中产业尽数被夺,大量殿宇强令拆除!大中时虽有内廷资助,亦只能维持寺中日常开销用度,如今虽有心恢复往日盛况,亦感无能为力,诚为可惜可叹!“僧彻说罢,长叹一声。

  此时皇帝和淑妃已礼佛完毕走到殿外,见僧人叹息不已,好奇问道:”可惜甚么?“

  杨复恭见皇帝询问,上前禀告道:”此僧法名僧彻,受家师嘱托来此请家主前去一会!“

  李漼见僧人身披绯红袈裟,知非普通僧人,正要开口相问,就听僧彻道:”家师知玄曾与郎君有过一面之缘,今见郎君来此礼佛,心甚感怀,特命小僧前来相请!“

  李漼道:”可是知玄法师?“

  僧彻点点头道:”正是家师!“

  李漼道:”我也正想与法师叙叙前情,那就有劳圣僧头前带路吧!“

  原来,李漼与知玄曾在宣宗皇帝举办的佛法大会上见过面,当时知玄衣金紫袈裟首席落座,与众僧人开经偈讲论佛法,李漼听他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只觉佛法精妙奥义深远,顿时有了修习佛法的念头。

  一日出宫,李漼心血来潮前往安国寺拜会知玄,却被告知知玄早已离开长安四处云游去了!李漼略感失望,后因失宠搬离皇宫来到十六宅居住,烦闷心情可想而知,唯一能让他纾解心情的就是在佛堂里打坐研习经法,经中奥义虽然难解,却也能通过诵经来平复心中郁闷。

  转年间,正值上巳佳节,李漼又生起拜会知玄的心思,他将心念告知郭美人,郭美人听后十分赞同,亦想趁此机会让他出去走走纾解一下,二人如今日这般换上便服出得王宅,向西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安国寺中。

  见过执客僧后,李漼提出拜访知玄的请求,执客僧面显难色道:”知玄法师到外地宣讲佛法去了,至于何时能归,贫僧亦无所知!“李漼听后甚感失望,回到王宅心情低落,不禁生起愤懑:”求法怎地如此之难?“

  今年六月他重病在身希望知玄为他讲解解脱之道,侍从回来后告知他,知玄又去云游了,听此消息,李漼求道之心逐渐冷了下来,此后不再提及拜会知玄,只在烦闷时躲进佛堂,诵经念佛而已!

  今日郭淑妃请他来安国寺还愿,他心中其实是拒绝的,他怕再次失望而归,毕竟他已登基称帝成了万民之主,之前心结早已打开,无须再由知玄为他开解。

  只是心中尚存疑问,若知玄能为他释疑亦是一桩美事,一念至此,遂有了与知玄会晤的心思。郭淑妃见皇帝面目舒展有期待之色,方觉多日来心思没有白费。

  众人跟在僧彻身后迤逦向南,越往南来,寺中颓废景致越少,原先已被拆毁殿宇如今变成一片空地,空地之上种植花草,树木,如今已是繁花点点,树影深深,虽略显空旷,倒也是清幽景致。

  继续南来,进入一座禅院,但见高耸木塔屹立其中,一名僧人正拾阶而上扫除浮尘,众人心中赞叹,跟在僧彻身后不及细观,顺着小径向东而来。

  来到一所极大的禅堂外驻足,只见禅堂之内宏深广阔,僧人们正聚在此处听经习法。李漼立在堂外凝神静观,只觉堂内肃穆庄严气象深然,众人虽不解经义,亦觉周身静寂!透过阴暗光线,众人猜测讲经之人可能就是知玄法师!谁知僧彻并不在此多做停留,众人方知错认了人,跟在他身后继续前行,绕过一片假山庭院,朝一座高高的石台红楼走去!

  行至红楼石台下,伴着清风传来东南院落里女尼诵读经书的声音,李漼知道安国寺内有尼院,女尼大多由宫中而来。每次新皇登基,尼院中的女尼就会增多。

  他有些神往,就想前去一观,却被告知知玄正在楼上等候!李漼忙收拾心神,见郭淑妃面含幽怨看向自己,不觉面上显出潮红,为了掩饰窘态,跟在僧彻身后,拾阶而上登上台来。站在高台远望,整个安国寺尽收眼底!

  红楼矗立在石台北侧共有两层,整座楼由红漆刷就,顶楼处有过道栏杆。就听僧彻道:”此楼原为睿宗舞榭之所,睿宗皇帝做相王时常来此处扶栏高坐观看台上歌舞,听说玄宗皇帝也在此演奏过舞曲!“

  王宗实常来此寺,对此寺典故极为熟捻,听后并不觉得有何新奇,倒是杨氏兄弟初听此事甚觉有趣,待要相问:“杨贵妃是否在此跳过《霓裳羽衣曲》?”见皇帝、娘娘在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僧彻正色道:”家师就在楼上,委屈众位郎君上楼一晤如何?“

  李漼听后,吩咐护卫在周围警戒,只带着淑妃,王宗实与杨氏兄弟上得楼来。扶栏远眺,长安城南部各坊如棋盘一样纵横摆布。

  僧彻在门外通报道:”师父,贵客已到!“

  ”快请入内!“

  僧彻拉动门扇,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李漼昂然进得门来,只觉室内陈设古朴,榻上一名老僧结趺跏坐,见他们进来,忙请他们入座,解释道:”老衲腿脚不好,无法起身远迎,还请贵客恕罪则个!“

  李漼听闻也不在意,道声:“无妨!”遂与淑妃结伴而坐。

  王宗实鉴于君臣礼节不敢就坐,李漼指了指下首蒲团让他坐下,杨氏兄弟则恭立于众人身后。

  僧彻拿来琉璃壶、玻璃盏,为众人斟上茶水,李漼见碧玻盏里绿叶浮动,不禁随着游叶起伏,神思于外。

  但听知玄道:”圣上,你我二人佛法大会惜别,一晃数载忽忽而过,今见圣上气宇轩昂尤胜当年,老衲心中欢喜,只恨生平未与圣上多多亲近,诚为憾事!“

  李漼听他如此说,方才回过神来,想起曾经多次拜访无果,心存揶揄道:”我也曾来过几回,见法师仙游各地,才知法师佛务繁多,不为世俗所牵绊!“

  王宗实听后一愣,没想到两人之间竟有如此渊源,心想这个知玄太过托大!亲王到访,就算当时不在,过后也应回访才是,他竟如此自持身份,今见亲王当了皇帝才又想起交往,这也太过自利了吧!

  知玄心中不存芥蒂道:”佛法讲究一个缘字,与圣上几次错过只能说你我二人当时福缘尚浅,正所谓因果循环前已注定,当日之不见不就是为了今日之相见么?“

  李漼听他如此说,开口道:”有人说朕得江山是天命所致,还有人说是因佛祖护佑所致,朕不曾习得佛法,朕想天命所致可信,佛祖护佑实不知从何说起,还望法师开解一二!“

  郭淑妃听皇帝如此说,心中一动,所谓天命所致,是说皇帝厚德载物受命于天,与佛法无关,既然无关,又何必来此花费巨资兴修庙宇呢?她想听听知玄如何解说?

  只见知玄从容道:”圣上天命所归不假,受佛祖护佑亦是真,二则缺一不可,若无内外相助,怎有圣上今日之福报?“

  杨氏兄弟听他口出狂言,不觉有些气愤,只见李漼咬紧牙关格格冷笑道:”我看未必!“正所谓天威难测,皇帝一怒,九庭震动,知玄岂有生的道理?

  知玄道:”若陛下从未虔心礼佛,就当我狂言悖语!“

  他心中清楚,如若皇帝不虔心礼佛,怎会三番五次来此求取经义。

  李漼一愣,他怎知自己常常在佛堂之内虔心礼佛?难不成他已通神?遂收起轻慢道:”先帝礼佛,我自然也要随顺!“

  知玄见他心生敬畏,微笑道:”陛下虔心礼佛,才会长存佛祖于心,正所谓心即是佛,陛下心念起动处,即有佛祖加持护佑,怎说与佛祖无关?“

  这让李漼联想起晨间女儿所说的心佛,心只是一团血肉,怎生是佛?开口问道:”心只是人身体一部分,怎能是佛?若人人心中有佛,世间不就太平无事了么?“说罢,哈哈大笑起来,众人见状,也跟着笑将起来。

  知玄正色道:”此心非彼心,神秀禅师曾作偈子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心并非一物,怎能相提并论?”

  “心既然看不见摸不着,那该如何修心呢?”李漼道。

  “唯有六根不染,方能修心成佛。世人处处动心,沾染凡尘恶趣,才使佛性泯灭,魔性显现。正因众生不习佛法,不了心意,才致世间乱象频生,动荡不已!“

  李漼听他如此说,道:”我并未修习过佛法,亦常动心起念,私下里常为如何治理好国家而心生忧虑,既然心中无尘不染,何有佛存心中之说?既然佛并不存于心,为何又有佛祖护佑之说?“

  知玄道:”唯有虔诚二字!只因圣上虔心礼佛,佛才会存于心中,正因为此,圣上才会受到佛祖护佑!“李漼见他很自然的把话题回转,答复了自己疑问,心中甚感钦佩。

  李漼复又想起晨间女儿所说修建寺庙并无功德的话来,记忆道:”六祖慧能曾在《坛经》上写道:‘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并无功德’既然没有功德,因何还要修建寺庙?“

  知玄听他如此说,含笑道:”《坛经》须综合来看,不能断章取义,经文释有功德二字极为清晰明了,正所谓:‘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见众人一脸迷茫,知玄解释道:”众生布施修盖寺庙,让世人有了修习佛法之地,就是’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有了寺庙禅堂僧众才能在此深入修为,才能研习‘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由此而知,修建寺庙,装裹佛像给了众生明心见性的场所,怎能说没有功德?“

  众人听他如此解释,纷纷动容,怪不得皇家热衷于修建寺庙,原来竟有如此大的功德。李漼见郭氏含笑看着他,方觉心中疑云顿消,这才确信有佛祖护佑。

  如若能通过修建寺庙来积累莫大功德,也是一桩美事,心中衡量一番,下定决心要重建安国寺,累积此件功德。

  他还想再问如何求取解脱之道,见王宗实和杨氏兄弟在侧不好询问,就想把知玄约到宫内,私下求解。

  耳中就听知玄道:”世人长求解脱之道,唯有虔心礼佛,遵从内心,渐次修行,方能解脱。功德越大,福德越大,才不会被境所转,堕入恶趣!“见李漼吃惊的望向自己,微微含笑,似乎明了他心中所思所想。

  李漼反复品味:“唯有遵从内心方能解脱”。

  片刻之后,李漼顿起恭敬之心,开口道:”过几日我派中使来请国师前往宫中一叙,还望国师勿要推辞!“

  知玄听他改口称呼自己为国师,知火候已到,说:”明日老衲要去蜀中治病,回京后再去宫中一叙不迟!“说罢,撩起裤管,只见他膝盖处长有一个人面疮来,其疮眉目口齿俱备,不断往外渗出明黄色液体,众人见状吃惊不已。

  就听知玄道:”无碍!蜀中有僧人能治!“

  众人听说,心中方定,李漼对王宗实道:”明日派兵护送国师入蜀,此事交给你办,勿要让国师旅途劳累,疮好后接回京师赡养!“

  王宗实忙起身道:”谨遵圣命!“

  知玄听后,心中感动道:”那就有劳圣上了!“

  众人见天色已晚,不好在此过多打扰,就要告辞出来!知玄也不挽留,只是吩咐僧彻送众人出寺。

  与众人互道珍重后,一干人下得楼来,散于高台四周警戒的护卫见状,忙凑拢过来,在他们周围暗自布防。

  僧彻道声请,头前引路下得台来就要向北而行,李漼刚下台阶,就见一个熟悉身影向着东南而去,不觉一愣,按捺着心中狂喜,朝杨复恭看了一眼,杨复恭会意,等他们离开后,向那人前行的方向找寻而去!

  正是: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