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之心力篇day2
20180623补
1.2【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6月20日“崔律精时力之心力管理”系列第1.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把你心里想的话录音,至少三条。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新知:
昨天学习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客观事件本身,而是因为我们的遇到客观事件后的主观思维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绪。
今天对主观思维进一步深挖,主观思维有三类:积极思维、消极思维、中性思维。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人类的消极思维占比主观思维的比较多。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们的消极思想在主观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可以参考《象与骑象人》理解)。
消极思维有一些基本的共性,或者可以成为一些基本的模式。
比如,应该模式,它可以分为三种,他人对自己的应该,自己对他人的应该,自己对自己的应该。应该模式也可以从真应该(法律义务、道德义务、职责义务等)和假应该(束缚他人等)来区分。与应该对应的是权利(自由),即做与不做的权利,何时做的权利。每次使用“应该”前,请检视,这是义务,还是权利?
还有一种消极思维就是生活中常常以为我们懂的读心术(通过行为/语言来猜测背后的意思),其实我们只是看到杨桃的一面。还有不同面需要我们去验证。
最后一种消极思维可以通过把自己的话录音,几天后回听,体验到消极思维变化的过程。
2.我在本讲中的收获&感悟:
原来消极思维一直潜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应该……,回顾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发现他人对自己的应该,我目前可以说NO,自己对他人的应该在听完课程之后又有刻意的去做替换,对于自己对自己说的应该,我感觉是最多的,所以也明白自己偶尔对自己的安排想放鸽子的原因了,将义务和权力混为一体,明明是自己的权利缺当做义务来完成,这结果肯定混乱。对此,我做的改变是,从语言上来慢慢改善,比如,我选择每天5000步,养成健康习惯。
我们可以用“如果……就……”/“我选择……”代替“应该”来给自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给他人选择的权利。
对于读心术部分,我缺乏的是去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有刻意去做验证这一部分。比如以前是问孩子喜欢什么游戏,现在的做法是不到去问,还会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后续还会再次确认孩子喜欢游戏里的哪些点。
把自己的话录下来,让我想到自己在回听课程时候,偶尔会用语音来记笔记的经历,感觉到自己以为听懂了,但录下来的时候却结结巴巴。
3.替换一个“应该”:
【原来的“应该”】我应该养成运动习惯。
【修改后的说法】我选择养成从日行5000步开始养成一种运动习惯,过健康的生活。
4.改写一个“读心术”:
【原来的“读心术”】L对我处理仪器倒吸的问题有质疑
【修改后的做法/说法】L对我处理仪器倒吸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可否找时间了解下不同的看法。
5.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暂无
6.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今天已经把落下的日志补上了,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