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买炸酥肉!》| 翻开绘本,秒回童年
翻开这本绘本,小时候在农贸集市的回忆一下子涌上来了。在那个略显拥挤的空间里,包裹着各种叫卖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空气里弥漫的是,“酸甜苦辣咸腥”各种味道。

这充满烟火市井气息的画面,来自于国内原创绘本《奶奶,买炸酥肉》。作者大脑门,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土生土长重庆人。绘本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球球拎着小竹篮,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一心想买炸酥肉的。

而绘本描绘的集市画面是丰富的。沿着层层山石台阶而下,球球和奶奶到达了菜市场。这里有早餐小吃店,正出锅着金黄油条;这里有传统面店,”小面2元,牛肉面5元,茶水自取,板凳随便坐“;这里有自家腌制的各色菜品,看的人垂涎欲滴;这里有挑担而来的农户,卖着数量不多的纯天然”土货“;这里还有卖跌打损伤膏药的,卖各色”老物件“的,卖花卉植物的;等等。

01 令人怀念的,我们的童年生活
绘本里描绘的场景,是我们80后所熟悉的。

小时候,一到寒暑假,白天就和表姐妹几个待在奶奶家。奶奶家后面有个巷子,大家都称之为“小商品”市场;窄窄的巷子两侧是卖各色物品的单层小店铺。我们时常在那边溜达、追追跑跑,也会拉着爷爷给我们买洋片、买奶糖。

我们和那巷子里的店家早混了个脸熟,了解每家店卖什么,能快速找到玩具店和零食店。20多年后,我们曾回去那里看看,在城市化的脚步之下,曾经热闹的巷子早已空荡冷清。
这样的场景,是我们的孩子10后所不熟悉的。他们习惯的是,在小区的草坪里玩,到商场里玩,到各种主题游乐场玩;他们去过的菜场大概也只是小区门口的精品农贸店。
之前,和一个做住宅区设计的同学聊天,她说,好多开发商现在都不愿意做小区沿街商业了,因为不好卖。不知道,在外卖和越来越多的shopping mall夹击之下,我们会不会失去逛小区门口小商店的生活乐趣。

02 亲情和乐趣,串联不同的时代
原本以为,女儿可能会不太喜欢这本绘本,毕竟这是她不熟悉的生活。没想到,女儿看的津津有味,还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她说,外公也是用这样的竹篮子去买菜的呀,我也跟着外公去过菜场。

她看到,球球把黄鳝误认为了蛇,哈哈大笑,嘴巴念念有词“这是黄鳝呀”。是的,这是女儿最喜欢的一页。

她会仔细观察画面里,每个小动物的表情,遇到特别有趣的,就来和我分享。你看,这个在翻白眼,这个要流口水了。

当然,女儿也对绘本中,奶奶惩罚爷爷的“武器”——带鱼宝剑,念念不忘。

有些东西,在时间之下,发生着变化,比如我们的生活方式、集市和菜场;但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祖孙辈之间的情感。
《奶奶,买炸酥肉!》是一条纽带,让孩子们试着了解我们童年经历过的生活,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长路中不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