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智随想录心情随笔时差党

学智随想-十万字记录菲律宾有感

2018-03-03  本文已影响532人  孙学智Steve

2018年3月3日 戊戌年正月十六学智随想-十万字记录菲律宾有感

当“码字”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时,其枯燥程度令人发指。每篇文章要基于手中的照片资料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话题构造,找到基于菲律宾民间小事穿透至整个国家的现状的“点”,要查询关键词的定义,阅读中文相关话题、英文相关内容甚至是菲语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历史、社会、现状、中菲比较、感想五个基本部分,要穿插历史考据、语言学、数据调查,还要考虑发布平台对文章内的语言审查(有些重要人物不许涉及),发布平台对照片的压缩导致的显示问题。总之经过这一大堆思考后再写作,也甚是费时费力的。

路边Claro Mayo Recto Jr.纪念“碑”,菲律宾政治家,法学家,诗人

我的文章(我姑且称之为文章)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学智随想”,本意是想起什么写什么,夹叙夹议,体现些深度思考;一组为“学智实录”,用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件事作为镜像,白描加比较中菲,体现实用价值。还有一部分不好归类的也都放在“学智随想”里了。我不是作家,顶多就是在家里“坐着”,至于这种分类方法科学不科学,严谨不严谨我也没感觉。其实在学智的电脑中存放这两组内容有一个总的文件夹叫“写作练习”。

每天写的内容通过“头条号”及“简书”平台进行发布,然后转至微信朋友圈,并且用“每次分别发送9个人”的功能转至微信中的各种群及朋友们,虽然这种方式很“Low”或者说是挺让人厌恶的一种做法,但是我好像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办法去找到对应的读者,因为我也不知道谁对菲律宾关心,也不知道谁对学智的写作内容关注,但有一点学智非常清楚,就是随着“一带一路”计划的全面展开,和中菲关系的持续升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中国人来菲律宾投资、创业、留学的热潮,也许那时候再普及菲律宾的情况时就晚了,彼时学智可能已经完成在菲律宾的人生阶段,因此作些文章权当记录,亦或将来对朋友们来菲律宾有一定的作用。

马尼拉湾日落

经过作文、发布,已经在两个平台中有了些朋友的关注,有在菲律宾创业的,也有做生意的,也有留学生,当然更多的还是学智的老朋友们、师长们。既然发文平台有评论功能,我抽取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在这里一并回答。

1、来菲律宾干什么?为什么要来菲律宾?

学智来菲律宾其实并不偶然,2009年开始接触菲律宾的项目,2010年来菲律宾考察,并多年来没有放弃对菲律宾的持续关注,深感这个国家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年轻人是这个国家的绝对主力人口,长年多元文化的融合,且对中国无害。

学智作为北京创业孵化机构的运营者的一员,深感北京创业服务机构之艰辛,几千平米的孵化面积,上百个嗷嗷待哺的在孵企业,如不谋求突破,则必然淹没在“双创”大浪中,遂追随“一带一路计划”远赴菲律宾开展海外业务,为留学生归国及创业者“出海”打下基础。

学智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年少时曾放弃了去澳洲读书,成年时放弃了去德国留学(那时德语学习已达1200学时,通过DAAD德语二级考试)。其实这里还有经济原因,即便2000年左右,家里还是不可能负担的了沉重的学费,选择德国也是因为无学费。38岁毅然出国读博,选择国家有三,菲律宾、保加利亚、巴拉圭。选菲律宾是考虑随着年龄增长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下降,菲律宾作为亚洲唯一的“英语”国家,读起书来至少减少了一些难度。当然也是自己完全可以负担自己的留学费用,不用花家里一毛钱。

此三条决定了学智选择来菲律宾留学和工作。

菲律宾的马拉松

2、为什么要写菲律宾那些市井生活而不是国内游客喜欢旅游风光?

在菲律宾第一年学智曾有动笔的念头,并且申请了微信公众号,且进行了认证(费用一年300元),直到一年到期续费时,依然一个字没写出来。原因无他,浮躁使然。初来菲律宾时,总觉得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总想回国,中国毕竟有我的家人,我的绝大多数的朋友们,吃饭喝酒打屁唠嗑,样样都很熟悉,夜里出去撸串唱歌也是十分安全的。到菲律宾则完全相反,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群陌生总把我当做日本人或韩国人的菲律宾人,一个基础建设条件远差于国内大学的学校,一个高档小区但噪音可以从早上4点16分(首班地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菲律宾人聚众在阳台上唱歌)的住宿环境。这些都让我难以适应。开始总有“国内千般好,出国为那般”的感觉,多少夹杂着一些后悔与凄凉。但后来慢慢地我适应了,没有首班地铁的噪音我都不知道每天规律的日出日落的马尼拉,到底夜深至几许;没有菲律宾邻居料理早餐时那烹调咸鱼的刺鼻味道,我都不知道一天已经开始了;没有菲律宾老师英语夹杂着菲语发音我都不知道我的原来学的英语是正确的发音;没有菲律宾人看待我的怪异眼神,我都不知道原来自己是他们眼中的“外国人”。

越来越适应的环境与生活,使我深深的意识到来菲律宾学习是正确的选择,但我依然会从国内那些从未踏出国门的朋友嘴中听到“去那个都是菲佣”的国度有什么书可以读?我由此深感他们的“无知”与“自大”,可我一个人一张嘴又能起什么正向引导用呢?古时文人崇尚一支笔横扫千军,纵横捭阖,上治君王不正,下管黎庶疾苦。学智做不到那种状态,也没有“上马安天下,下马锦绣文”的能力。唯一可行的就是把我看到的,我想到的记录下来,用最小的视角,“管窥”菲律宾,每一件小事都反映着菲律宾的市井民情,每一个影像都是最真实的“当代菲律宾”。

我在读书,没有时间去菲律宾外岛徜徉东南亚海风,也没有精力去洋洋洒洒写旅游攻略骗取“关注”量,更没有体力去酒吧、夜店、赌场体验生活。学智亦无文采和“杜撰”能力,写写小事,随笔为之,是最现实的情况。

墙上的“BAWAL UMIHI DITO”是禁止此处小便,否则罚500比索,关键怎么执行

3、为什么不写菲律宾的“脏乱差”,政府的“贪污腐化”?

学智心正,对社会不良现象亦比常人更有感触,但我不是网络喷子,也非无良写手,如果一个人心不正看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无一处不是“社会黑暗”,无一处不是“饿殍遍野”,试问一个人倘若如此角度观察社会,那为啥不去荷兰直接安乐死了了却红尘,免得世间疾苦伤到您那易碎的小心脏。

学智作文,通过中菲的比较,深感中国现在之伟大,深知看待事物要有长远眼光,不要看到现在如何就用狭隘的世界观推导未来20年会如何,不要用破碎的人生观去看待周围的“富豪”和“贫民”。

新一代菲律宾的孩子

过去的3个月,“学智随想”与“学智实录”已经累计达到十万字,依然用词还有不准确,病句错字亦非鲜见,学智仍在坚持练习。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待菲律宾、看待我伟大的祖国;用“码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转发”的方式打扰每一个我的朋友。

学智初衷不改,笔耕不辍,仅以此文总结最近的感受,对已发的十万字留个纪念。

今天的天气很好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