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刚刚读完,先写下一些感受,回头继续补充。
读史并没有想象中的枯燥
这本小书,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枯燥,但是,其中的观点确实令我很有启发,这也让我认识到,对这种硬书,作者的文学素养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如何将这种史学上的观念,让普通人也能容易明白,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近代史观念的改变
前一段,听了许多期的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以后,觉得非常的有必要,对中国的近代史,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知识的完善上,都必须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升级;2015年也给自己整理了一个初步的近代史的书单,读完估计有些困难,但总要读其中一些相对更感兴趣的书,其中中国近代史,作为第一本概括性书,就拿来首先读了一下,以给自己以后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定下一个基调。
历史上的事件都不是孤立的
这本书,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决然不是完全独立的,特别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与世界上发生的其他事情是联系非常密切的,因此,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也决然不能只看到国内发生的事情。虽然这点我很早就觉得以前教科书有很大问题,但总没有找到,(也是没有想去)合适的书籍去阅读,这次算是一个开端吧,其中,对待历史的阐述上,总是与同时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关联,分析,非常受益于这种写作风格。
历史人物的功过应以当时的情景去评判
这点,其实早些时候,已经有所感悟,对待历史人物,决不能以现在的观点去评判,这点,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就非常明显。
说到这里,总不自觉的想,这么有趣的历史,怎么到了教课书中就是那样的无味呢?简单粗暴的观点,历史事件的单纯罗列,应试考题的无脑,也许都是其中的一些原因吧。
书中对李鸿章、林则徐等一些近代任务的评价,至少我觉得非常符合我现有的价值观。对《南京条约》等一些条约的分析评价也是入木三分,非常精彩。
史书观点的异同
不要害怕观点的不同,只要你能接触到足够多不同的观点,你自然能够判断,以及形成自己的看法。
对待历史事件的看法也是如此,虽然,我看到的历史书很少,但是,我是乐于去看到不同观点的,其实,很多书仅从行文风格就可以判断出,作者是如何看待历史的。
现在网络社会,确实,可以看到许多历史知识很丰富的人,对待某段历史的时候,确实有自己的观点,但对待不同观点时候的态度,可以明显看出其态度的恶劣。至少我觉得是,如果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历史,你也肯定不会从历史中真正获益,你以后,所读,所看也许会有很多,但,肯定是越走越偏,最后,只能呆在自己的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