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书画里的修行(16)一张纸能够变成一块石头吗?

2023-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清澈

断断续续的阅读着《与书法相伴的生活》。

要有“双视线”的能力,一件事情既看到平等又看到差别。

平等是,我们和王羲之写的都是《兰亭序》。差别是,王羲之在1000层,我们可能只在33层,但看到了那个方向。那个1000层,是理想,好比一块石头那么厚,而现实的我,只是一张纸那么薄。不要着急,慢慢积累,由一张纸而一本书,由书而辞典,由辞典而辞海,最终与石头相当。

要确认自己是在往石头的方向走。变不了石头不要紧,在纸变书的过程中,看看一路的风景也很开心。所以,世界辽阔,have fun。

一天写明白一个字

因为希望自己有真正的长进,所以写作业时我比较追求练习的有效性,不会省略该做的每一步,不刷量,一天能把一个字写明白,就觉得特别开心。

目标的设定越来越短,不再很宏大,比如现在的希望便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不停止,不荒废。

允许自己懈怠

从没想过放弃。但确实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怎么摸过笔。一方面是因为忙,另一方面其实是自己懈怠了。事情会有波峰和波谷,到某个时间段,意志力、自控力不够的时候,就不要太勉强自己。过了那一段之后,状态慢慢调整,会突然很渴望回到日课的状态中。

只有写过十遍百遍,功夫才会真的长在手上。我们都会拥有各种偶然,但要让偶然成为必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不必非要把爱好当成生活的全部,那些古代的文人,不也是一边写字一边上班,或者再干点别的么?

《白石老人自述》里说,他20岁时借了《芥子园画谱》,在松油柴火灯下,半年几乎摹写完全部,之后的五年,也反复临写。

丢掉那些想要速成的小心思,学学前人,扎扎实实下点苦功夫,才是勇猛精进的正道。

和资源缺乏的年代比起来,我们真的太幸福,但也由于得来容易,反而丢弃了用最笨拙最简单但又最扎实有效的方法来汲取营养的能力。

让自己随时可以开始

写字的那一套家伙什儿不要收,就放在桌上,这样你每次路过,就会很自然地想坐下来写一篇。

最近又进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漫无目的练习,会把自己的兴趣随时枪毙。而读林曦老师的书却总会有一种治愈的效果!

为什么开始懈怠。不过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如蜗牛般爬行。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学什么都如蜻蜓点水。

还得感谢简书上的赵立垠老师。他给我指点迷津。先给自己一个主要的方向,沿着这条线去走下去。

今年我就准备只临写芥子园和花鸟写意画,还有我喜欢的猫。

如何能坚持下去?《与书法相伴的生活》告诉我:

“一些可以让人在学习或做事中持续下去的方法。

1、让这件事是自己喜欢的,至少不与自己的性情相悖

2、找到同伴

人和人之间的陪伴、应和、督促,甚至一些小小的比较,都会让这一路更有生机,也更容易持续。接受人性的弱点,尽量不要让自己孤军奋战。

3、务必重视老师和方法

好的老师会提供有效的方法,因为已经被总结和验证过,所以那往往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个人的力量和经验终究有限,借力和使用工具会让努力变得更有效。就像在山中,尽量不要胡乱碰撞,那些被前人踏出的路径,会让人成功抵达目的。要知道失败不会令我们继续前行,被解决了的困难才会,甜头会让人自动向前。

4、重新理解挫败和瓶颈

把它们看作一种提醒,跳出来看一看,比如方法是否出了问题,或是用功的方向错了。还有一个角度,如果途中突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无论如何也不能满意,那是进步的一种标志,说明眼力或见地有了提升,而手一时还做不到,继续走就好,多练几次。

5、阶段性放下

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允许自己先阶段性地放下,不以求完美作为停下来的借口,而是带着问题继续往前。很多问题会随着你的前行,在不知不觉中被解决。

6、将大目标拆分成很多个小目标

放下速成的心思,清楚方向之后,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任务上,安心去完成就好。

7、合理设置“赶超对象”

可以为自己阶段性设置“赶超对象”,这种工具式的存在会带来激励和动力。

这个“赶超对象”要比现阶段的自己好一点,但不要高出太多,否则可能导致妄念和挫败。

8、善用“死磕”

学习中需要有“死磕”精神,比如在一些难度较高的阶段中,或在确实需要反复练习的时候。但不能只有这一条路,不然很容易预支和消耗掉我们的能量和热情。时常记得感受一下心里的底色,那些喜欢的事情应该成为我们的滋养,而不是困苦和勉强。

9、营造可以随时开始的环境

比如摆好了笔墨纸砚的桌子

10、消融目的,轻装前行

谁说一定要成为书法家、舞蹈家、行业领袖或者各种了不起的人呢?要相信自己在很大概率上都不是天才或“被选中的人”,并没有背负某些特殊的使命。放下包袱,就这样在路上跑着、走着、体验着,不好吗?”

也许一张纸的我永远变不成一块石头,但由一张薄薄的纸变成一本薄薄的书也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