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日记”这一梗看姜文电影的浅薄之处
姜文的电影,有深度的地方很多。例如,每部电影的整体立意都很深。电影中有深度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但是,为什么大家喜欢昆丁的电影、喜欢贾樟柯的电影,对于姜文的电影却褒贬不一,而且是两个极端。原因就在于姜文的电影一会儿浅,一会儿深。浅浅深深,九浅一深,九深一浅。因此,对于观众来讲,电影的叙述浅浅深深,就会让大家的观感不是很稳定,因此在看整部电影的时候,经常需要不断地跟上姜文的思路,就会让我们觉得看不懂电影。看不懂电影和看不下去电影,都让人很生气。
姜文的深度,大家有目共睹。这也是姜文电影被切割成各种小段,能反复咂摸的原因。但是,姜文电影的浅薄之处也是有的。我举一个姜文在《邪不压正》的电影里蓝青峰和朱潜龙关于“写日记”的一个桥段进行分析。
“日本人靠不住”
“那我靠谁啊?”
“老蒋?”
“一个写日记的人。”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
“我也不写。”
“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
“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下贱。”
两人碰杯。
这是蓝青峰和朱潜龙的一段对话。下贱,是他们对“写日记”这一行为的评价。中国人爱写日记,民国距离我们比较近,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民国的那些风云人物,不论国学大师顾颉刚、胡适等,还是政坛翘楚阎锡山、蒋介石、张学良等,亦或留洋归来的科学家竺可桢等,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可见,民国人人写日记。在电影的民国背景下,这一段对话,就足以体现姜文(蓝青峰)对那个时代的不了解,因为他自己不写日记。而我们中国人不写日记,是从某个时候,国家对于日记的检查开始,那段时间,“臭老九”都不写日记了。从此,大家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了。
姜文肯定觉得自己这段话写得真棒,就像《围城》里写的,“李先生恨不能身外化身,拍着自己肩膀,说:‘老李,真有你!’” 老姜肯定也想这样夸自己,我真是不世出的天才,极尽诙谐,还能一语双关。却不知道,这一段话也暴露了自己电影的问题。那就是,在现在“导演为王”的年代,一个导演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尤其是具有大IP的导演,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而基本上没有节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我们要认识到,矛盾互相依存。那么意味着,艺术家的创作,也必须要有节制,必须对自身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虚心。这样,在进行系统工程时,才能够做好做满。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某个圈子人人崇拜的、像百科全书一样的大师。出了这个圈子,你会发现,别人的百科全书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大师就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简化本的盗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还是回到《邪不压正》关于写日记的桥段来,你不写,不代表别人不写,不代表民国的多数人不写。姜文想要成为像昆丁一样的大导演,就需要不断虚心地学习、吸收,让他的电影成为他想要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