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PPT设计

【PPT篇】你真的会临摹吗?

2016-10-06  本文已影响1335人  沐白_
沐白出品

我是一个喜欢不断追求新鲜事物的人,喜欢什么,就放手去学,学到一定程度又会觉得无聊,然后找下一个目标。

当然这使我习惯当一个初学者,广度牺牲的就是深度。

然后学的东西多了之后,就会发现,无论学习什么,第一步都是临摹。纵向经验少,但横向经验倒是积累了很多。(当然,更多时候我还会回头把坑填上的~)

听过无数人说,临摹的时候要百分之百的复刻。

无论是在学习素描的时候,还是学手绘,到后来学ppt,都是如此。

但是,你真的会临摹吗?

今天小沐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临摹ppt的经验。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临摹呢?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将自己置于一个全新的领域,而"隔行如隔山",如果我们跳过模仿这一步,很难直接有所创造,因为没有积累,就很难产出。男神阿文也是在拆了PPTstore的热销模板之后才开始创造自己的模板,之后才有了年破百万的销量啊~

百分之百临摹的好处就是,你无法找到理由去规避难点,只能想办法克服,想办法做到。而当你百分百临摹之后,不仅从技术上有所提升,设计思维上也会得到提高,因为你在想办法解决难点的时候就会不由得开始思考,为什么它是这样做的呢?带着脑子解决问题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一旦你给自己设立了百分百的目标,没有达到的时候则会产生挫败感,这个挫败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而当你内心产生"随便临摹一下差不多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时,就会放松很多,并且这种想法可能会因为惯性延续到你做的其他事情上。

什么才算一个好临摹作品?

一个标准: 真假难辨。

什么是高质量的模仿?

临摹之后,多走一步。

没有实例的教程都是耍流氓(这样看来之前我的教程还是耍了不少的- -),上案例分析一下哈。

(以下案例原图来源于网络,已经临摹21天,完成一期训练。这边只挑选3个)

1

原图 临摹图

我们先分析一下图底与字体的元素关系

这页PPT将数字放在了最左侧,并且做了出血处理(即将一部分元素出到边界外侧)。这里的背景图选择的视觉中心都大致在右侧,所以我临摹的时候选图也会参照一下。

颜色,原图的背景色以及内容大致均为白色,所以选用较浅的绿色,比较搭。我为什么选了偏粉红的颜色呢?仔细观察我的选图,人物带了一个偏红色的围巾,所以就从他的身上直接取色,在稍微调整颜色的明度,变浅一些。因为这个数字2的面积很大,而面积大的时候颜色太重有压迫感。我们来对比一下~

【PPT篇】你真的会临摹吗?

显然,之前的色彩更加舒服。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右侧挡住小字的图形部分颜色还是比较深的,面积小的颜色可以颜色纯度高一些。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建筑手绘(或者说适用范围很广)。这些细节都要留意到。

字体,我的字体库还在完善中,没找到等宽并且和原版等比例的数字,暂且用这个代替,稍显笨重了一些。

2

原图 临摹图

这是由珞珈大大录制视频带我们做的第一张PPT。原本真的是没想过临摹类似这样的UI设计的作品的,算是又让我吃一鲸吧~打开了这个视野,自己便敢于去尝试用PPT模仿其他的UI设计了。

毕竟PPT能力有所限制,最后的成果契合度不是很满意。

这个时候我还没注意到颜色层级的问题,这是后来珞珈大大视频讲到的。对于文字,正文部分的颜色会灰一些,与大标题拉开层级。另一种处理方式就是调节透明度。

我们可以发现我的临摹图和原图在左上角的地方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是因为没注意这个问题,直接都给了纯白色。

在我们日常做PPT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字比较多的正文就会选用灰一些的,标题则会选择纯度较高的颜色。

3

临摹图

原图的展示图是摩托车,用电脑替换一下,无伤大雅。

在这次的临摹中,主要GET的就是背景处的透视线,看起来很浅,不起眼,但恰恰就是这些细节,才能让图面看起来精致

可能有的临摹侧重的是学习设计,比如排版;有的则是可以学到PPT的一些使用技巧,比如某个功能的巧妙应用。这和自身的水平有关系。

在临摹的时候,我习惯将原图放在所有图层的下方,这样可以较为方便的看出原图的对齐规则。当然,不同的人做法不同,放在上面对照着做可能会收获其他方面的内容。


当然,临摹了这么多天,无脑作业怎么行?

【PPT篇】你真的会临摹吗?

在此之前小沐提过四条关于学习的经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盘,总结临摹时候的收获,查找自己的出现过的问题(或者其他人出现过的问题),避免以后再出现同类问题。

在这21天期间,小沐有5天早上7点左右就要出门去做志愿者,晚上六七点才能回到学校。但还是会每天都坚持完成打卡任务,现在总算是顺利结束了。

其实这个训练营是每两天有一节模仿课,没有课的时候就找一张自己认为不错的图到群里,但是我每天都在找自己觉得好的PPT、海报或者UI设计进行临摹。因为我相信,你付出的总会以某种形式还给你,即便有些收获并不能够即时呈现,而是当你回过头的时候才会意识到。

下面再晒几张临摹打卡作业吧~

原图来自于@思子(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PPTer) 依旧@思子

她的作品都很精致,而且比较简约

【PPT篇】你真的会临摹吗?

这几张是第一次临摹的打卡。

可以看到我在完全模仿之后,

又做了稍微改动的临摹。

原图来自站酷

这张其实还是有点点难度的,

主要就是右侧部分比较难做,

可能是我比较笨,

自己思考了很久才把渐变阴影做出来,

不过做出来就好开心


当然,模板中英文偏多,这导致我们在使用时替换为中文会让颜值下跌,所以我们可以在临摹之后思考一下,如果是在日常使用中,应该如何修改。学习到的技巧、以前没注意到的点如何在今后的使用中借鉴应用。

只要稍加留心,就会让你的努力收获的更多。

动手是一方面,反思也很重要,否则不会在印象中留下太多痕迹。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在临摹中逻辑和细节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你学习能力的高低,

以及临摹作品的水平。

当然,小沐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了学习的大致步骤:

学习,模仿,拆解,总结,创造

模仿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正如小沐之前看过的一句话:

偷取别人的一部分,
永远不适合自己;
偷取别人的全部,
刚好迷失了自己。

这条不断折腾的路上,

有我,有你。

就不会太孤单~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