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未来产品经理@产品首页推荐@IT·互联网

AI产品思考:虚拟试衣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88人  蓝风GO

早上AI产品群有小伙伴分享了「王煜全:中国服装业的科技创新机会和陷阱」,其中关于陷阱的部分他是这样说的:

  • 服装产业在利用科技上也有陷阱,最核心的就是不要为了科技而科技,因为技术的酷炫而忽略了客户的真实需求。
  • 比如说,虚拟试衣就是个伪需求,表面很好,给自己照个相,把调整到和自己身材一致的服装虚拟地穿到身上,这样就可以在买之前看到穿着的效果了。其实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模特,衣服穿到身上没有模特那么好的效果,但我们的购买往往就是被模特的穿着效果诱发的,说白了,买衣服的人就是在幻想自己穿上后会达到模特的效果,真的逼近真实的虚拟试衣只会让买衣服的人幻想破灭,而不会带来购买。至于那些模特们,试衣服是他们的工作,不需要虚拟。
  • 还有一个著名伪命题是衣物共享,你想把自己穿不了的衣物共享出去,因为挂了一柜子的衣物,一年都不会穿一次,会使你充满负罪感,但问题是,你共享进来了别人穿过的衣服你会愿意穿出去吗?恐怕比撞衫更严重的就是穿了别人昨天穿的衣服吧。

当时正在啃鸡蛋的我,顺手在群里回复一些简单的看法,主要是针对「伪需求」这个较为绝对的观点:

等啃完鸡蛋,发现群里就开始激励的讨论。

近期正在研究AI+消费结合,我略深入谈了一下自己对「虚拟试衣」理解:

最开始我阐述了场景和用户群的不同,先把很多变量先明确了哈。

而针对「大众和中端用户电商」大致逻辑:

用精细化运营的思路,就是优化每层漏斗:

回到虚拟试衣上,那我们就要看看公司自己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了。

消费升级模式下商家的逻辑就未必一样:

这样的占比体现了:提供产品本身质量,服务的优势,那如果这是一家服装品牌,在线虚拟试衣解决是「效率」「体验」问题。

与此之外,对于「虚拟试衣」产品本身做的还差的很远,还偏理论和概念:

所以总结一下自己观点:

以上就是在「虚拟试衣」上的一点看法,部分阐述内容的逻辑偏主观,作为去尝试调研的思路,最终还是深入到业务一线,以及用数据说话

延伸内容一:我对于消费升级理解和看法

我们曾经把用户的消费升级/服务升级,分为了「四个段位」来衡量:

这几个段位目的,是为了找到衡量我们「消费/服务升级」可以量化为指标的程度。

另外消费/服务升级里,还有这样一个公式:

按照重要优先级的排序:

所以消费/服务升级方向,可以从以上的几个点来因为更深刻的思考。

延伸内容二:王煜全的更多观点

它在「中国服装业的科技创新机会和陷阱」中提到的机会:

  • 产品改进,就涉及了面料、材质、性能、制作工艺;
  • 生产,就涉及了个性化定制;
  • 供应链环节,就是供应链的效率问题,快速、少量、多款式;
  • 业务模式,就包含定制化、推荐;
  • 客户管理,就包括客户参与设计。

以及整体的观点:

  • 第一,科技创新不只在面料上,服装业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科技创新的机会,我们说了,包含产品改进、生产、供应链、业务模式、客户管理等等环节。
  • 第二,除了产品维度,服装领域的科技机会还在于供应链,用技术改造供应链管理。传统服装品牌必须使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产业链的效率。
  • 第三,还可以从个性化服务入手,提升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参与度。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定制和大规模量产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基础。

延伸内容三:针对「虚拟试衣」讨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