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022-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2014_a08f

唐朝的诗人,各有特点,对于我而言,不忍放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不管是纵酒高歌、有狂傲情怀的诗仙李白,还是饱经战乱、漂泊无依的杜甫,抑或是澄澹精致、意富禅理的王维,都让我特别想走进他们的内心,去一探究竟。

今天,就借助《王维:倚风自笑觅禅音》这本书,来真正了解下这位佛系田园诗人——王维。

在了解王维之前,先了解下这本书的作者墨三。这是一个醉心笔墨、敬畏历史和热爱生活的人,写文唯愿以清悦明快的语言再现历史风云,擅长古言小说和文史类诗词作品。而这本《王维:倚风自笑觅禅音》,就是他的文史类诗词作品之一。

在回到墨三笔下的这本书《王维:倚风自笑觅禅音》之前,我们先了解下王维本人。

王维,中国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兼画家,号摩诘居士。他系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少年早慧,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提起王维的诗,估计大家都能背出来几句,而我特别喜欢他诗中透出的灵秀、佛性和禅意。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种为人处世的淡然,让人特别舒服,几乎能像触摸到蔚蓝而沉静的湖水,让人超然物外,自在洒脱。无论你此时陷入怎样的纠结尴尬中,读到这种诗句,焦虑无助感都会化为无形。对的,就是这么治愈。同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你读完此句,内心会不由自主恬淡起来,各种凡尘俗世的烦恼,都去他的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呀。

过去、现在包括将来,始终会有像我这样的人,依然推崇王维的此类诗歌,除了因为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之外,也因为它会让大家对其中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读完,你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他所描绘的大自然意境中,觉得一身轻松,完全忘记了人世间的各种纷纷扰扰。在大自然的灵秀面前,人世间的蝇营狗苟特别不值得。

当然,王维在后期也透露出了他的一些其他心绪。比如,他在《辛夷坞》中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诗虽然短短四句,却深入描绘了辛夷花无人问津的一生,诗作的前后巨大的对比反差,让整个诗的意境显得格外突出。全诗由花开写道花落,以景带情,以画写诗,在孑然一身的美好中,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王维并非只有田园诗,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也都是壮阔飞动之作,而《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另外,我自己也特别喜欢王维的《少年行》四首诗,比如“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以及“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集中表现了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尽管是王维早期所作,但依然展示了他强大的笔力。

如果认真读王维的诗,其中的意境,估计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只是我们都不是王维本人,只能处于千百年后的今日,在熙熙攘攘的凡尘俗世中肆意猜测罢了。估计对于我们所谈的各种意境,他知道了,也只是微微一笑吧。而想了解更多王维的禅意人生,就来读《王维:倚风自笑觅禅音》这本书吧,很值得一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