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默默醉无为

  今天在散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无奈。

  这段时间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就是会常常发现有一些东西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中国的古文,它就是能用很简洁的字,把一个意境说得很清楚。

  大家耳熟能详的有:“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还有《三国演义》里对人物的描述,寥寥数语,把人物性格、动作活灵活现表现出来了。每每读到这些经典的语句时,都有一种拍案叫绝的冲动,有大呼过瘾的畅快。

  记得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报道,说有一个高中生在高考的时候,用文言文写了一篇文章,阅卷老师非常重视,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小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终给了满分。这里不说老师的敬业,也不说用古文写文章对否。光是能用文言文写就体现了学生的用功程度。想想自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能看懂古文的程度在大幅下降,喜欢古文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我们优秀的国学经典正在慢慢地被遗忘。

  我常常到祠堂、墓志、馆堂的地方去看看,一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二来想看看他们对古文的精炼运用程度,可是,所到之处,多是白话,一处好的景点、一处好的历史遗迹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这也许是古文和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吧。

  回来,一查字典,才知道“无奈”的第一个意思是无可奈何。就是我们对目前的现状无能为力。有一句诗最贴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曾相识雁归来”。第二个意思是;可惜。今天想到这个词,我还是看重第一个意思。我们对前人的智慧只能采取仰望的态度,“高山仰止”而已。面对浩瀚无边的中华好传统,我们能感受到我们的渺小,这时的唯一的一点感慨就是:想超越古人,今生无望,下辈努力。

  所幸,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发扬和传承国学经典,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弘扬国学、发掘传统智慧的热潮。这是一个大惊喜,在这种大环境下,对有志于研究古智慧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我们是该认真地研究传统文化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待更多有心人去发扬光大。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面对古人智慧,不再说“无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