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满了吆喝声,我的心在寻什么吆喝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6期“寻”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选择,选择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怎样的人生,去激发怎样的结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吆喝声的世界,世界充满了吆喝声,我的心也在被各种吆喝的迷茫。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被各种广告、宣传、推销和噪音淹没,现在的网络媒体更是让吆喝之声无处不在,人人都在向我们宣传、推销产品和服务。
这些吆喝声让我们的思想和内心变得杂乱无章,没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吆喝声往往是虚假的,导致我们产生错误的期望和态度。
1.世界充满了吆喝声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说过货郎,背着神奇的行李箱,走乡串户,带着拨浪鼓各种各样的杂货去换货、去买货。
一个货郎总是充满了魅力,它的吆喝声就是一种吸引,将人从家里吸引出去,去购买,也许在之前的时候不想要,但是吆喝声一起恍若开启欲望的迷梦,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想要的冲动。
现在的吆喝声已经时时刻刻步入生活之中,我们每天要经历各种各样推送,微信、抖音、淘宝等等的吆喝,不光贩卖着物品,同样也贩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网络的吆喝甚至更为无处不在,打扰着我们的思考和工作。
而这些广告往往是虚假的,给我们带来错觉。例如,美容广告让我们认为容貌美好同样意味着幸福。然而,这并不真实,许多成功幸福的人,容貌或家世并不突出。
2.我的心在寻什么吆喝
我常常在想自己的心在这些吆喝声中,寻什么,我又在寻什么吆喝。
很少有人觉知自己死去,同样没办法觉知自己活着,我们就这样生长着迷茫。
《登天的感觉》中岳晓东老师讲他遇到的一个“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的个案,讲一位镇子里唯一来哈佛上学的乡村姑娘,从镇里天之娇女变成全哈佛大学最自卑的人。当人习惯做羊群中的骆驼,不甘心做骆驼里的小羊,在环境的变化下依旧抱守残缺,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泥沼之中。
其实,这个新生适应不良综合征在自己上大学那会也很困扰自己,因为首次经历住校生活的我,坐在火车上就想要回家。
记得,那时坐在去往大学的火车上,自己含着眼泪写下自己的“独立宣言”,那时就有一个决断的觉知以致去而又返给自己惊喜的父母冷言怼走。
想想每个人都会有迷茫,迷茫的背后却是自我的寻找。
偏远山区出来的自己在大学经历多次挂科,不过挂了就花时间一门一门的重修过了,也许我不是很有学习方法的,也不是特别聪明的,但是却是没有逃过课的学生。上大学那会挺累的,也很充实,有掐着自己让自己专注学习,又有悲伤地想要跳楼的痛苦。
也许我们生活总是伴有痛苦,但是总会给人寻见面对痛苦的勇气。
也许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中,有些人已经成功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某些人只是随波逐流之人。
那么,如何辨别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呢?
3.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斯金纳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乎其出身,而在乎其所为。”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我自己选择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怎样的人生,去激发怎样的结果。
我很喜欢孔子的教导: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意思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最近一段时间的反思给我很大提醒:我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我就是我,我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律,自谦,自洽的系统,为自己确定一个坚定的方向来快速迈向成功和自我实现。
不是听到一种好像很自己论调相同的点子,就握着对方的手说,知己啊;亦不应该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偏见以待人。
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长处要去有洞察力去欣赏吸取他人的长处,同时对自己自身的进行反思的看待,不是一味认同,是辩证的审视。
周而不比意思是: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其实自己更喜欢采用《被讨厌的勇气》去解读这句话,自己尽可能做好自己的客体,剩下的就是他人的客体了,客体分离。
对人对事周全,却不与他人比较,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最后附上一则短故事:一名年轻人在一个大城市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他在拥挤的公交车里穿梭来回,被大楼和城市的高楼大厦包围着,感到噪音和污染。在去往工作的几天里,他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远处独自一人漫步在花园小径上的老人,老人的外表很普通,但他步履沉稳,脸上透露着内心深处的宁静。
年轻人感到很羡慕,他在想老人为何有如此宁静的内心。于是他尝试着练习冥想,拓宽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心灵,慢慢地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走上了一条更为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在当今快节奏而吆喝声不断的世界,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领悟,才能找到真正的内在平静和清晰,建立一个更有意义和充实的人生。
不管世界吆喝着什么,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直行……
无声的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