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现代人理解红楼梦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36人  盛夏之颂
现代人理解红楼梦

我以前看红楼梦并没看懂,或许是自以为懂了。最近,看96年的《红楼梦》,才豁然开朗,感触颇多。但我是一个极懒的人,尽管心里有什么东西沉堕,就任它干冰似的升华,久而久之,那点小感悟愈加模糊了起来。今天,就尽力去抓一两缕。

从晴雯含恨而终开始,这个家的姑娘就开始一个个地散了。香菱被夏冬桂折磨而死,迎春嫁给不良人,探春远嫁东海,史家被抄。宝钗回到薛家,宝玉也搬出了大观园,这个园子空了,似乎只剩下了林黛玉。

幼时觉得贾宝玉的病都是富贵病,林黛玉的愁都是闲愁。看了这版红楼,才理解这有点像长大后的兄弟姐妹不再一块儿玩,个个或远出或嫁人。从这点看,红楼梦是超越时代的经典。但红楼梦比我们的经历的更残酷,因为她们是生活在古代,有不可抗的尊卑阶级之分,又身处官家,随时会大厦倾颓。所以这些姐姐妹妹被动地被安排到各处,接受各自的命运。贾宝玉看着,忧怀感伤也很理解。

现代人理解红楼梦

迎春探春都是贾家的孙女,竟也结局悲凉,黛玉自然生出唇亡齿寒之感。黛玉很聪慧,她从其他人命运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她又爱想,就沉浸这难过里不出来。以前的忧思和使小性,与如今比起来,像李清照前期思念丈夫赵明诚的淡淡忧愁,和后期寡居的寂寥悲凉的差别。所以她病情加重更多是在这一时期。紫娟曾说,黛玉的心病就是宝玉,若两人好事能成,黛玉就不会拖坏身体了。我觉得这样说,把黛玉说的小气了。只要自己小日子过好了,那其他人的悲剧就能不触愁思了?也或许会吧,但也只是别人的悲剧,感慨一番,难过一番,日子还是能过的。那她的心是小,小只装得下贾宝玉。

探春是极为清醒的人。她在远嫁之前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以她没有反抗,她看出贾家也是不久就要散了的。即使不远嫁,也会有别的等着她。或许,她想延缓一下贾家灭亡的时间。

后来,贾家被抄,贾宝玉成为阶下之囚,他已心灰意冷。皇帝恩赦了他一人,其他人都死了,散了,流放了。他从牢笼里出来之后,孑然一身,在这天地间,在这繁华热闹熙熙攘攘中,他只是一个乞丐。此刻,他心底唯一的美好净土就是林黛玉了。(我后来想为什么林黛玉在贾家被抄前夕死去,那样既承受了最深重的痛苦,又免受败落后的肮脏污浊。这才是红颜薄命,洁玉之质的林妹妹。)于是他护着那盏琉璃灯,还有一丝寄托。最终他沉沉中冲撞了某位贵人,灯被摔了。那一刻他的心应该是死了。

有过相同经历的人都不在了,留在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呢?这尘世间了无牵挂。他见到了沦为船妓的史湘云,或许说伤心太甚,或许这值得悲哀的事情太多,他已管不了,也没有能力去救。

看了背叛的小人贾雨村被流放之后,他大笑三声。他没有想去的地方,也没有能去的地方,没有贴心知己的人。前尘往事如浮云般散尽。最后,在白茫茫的大地上,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不可知的远处。

正应了那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找不到86版的了,找10版到充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