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教育和人口结构

2018-08-04  本文已影响22人  sunboximeng

产业升级
全产业链优势,只要技术一突破,中国的规模优势就是无敌的存在,像是一台推土机。比如高铁。
疫苗问题:监管问题。这个要看政事堂。

住房、教育和医疗都是刚性需求。但是买房贵,入学难,入学贵。由于减负,还要上补习班。

房价与教育

一个年收入50万的家庭,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高收入家庭。2016年美国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为59039美元,当时的汇率是6.64,,折合为人民币就是39.2万元。美国是人均GDP世界前十的高收入国家,德国、日本、英国都不如美国。

人口是跟着产业走的,不应该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来控制大城市的人口。招商引资是的工业用地出让金低,控制住宅土地供应导致土地出让金高。土地供应控制了,对应的公共服务也就控制了(公立幼儿园少,花大价钱上私立的,根本不可能生二胎),导致人们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活得很累。这都是学的香港。
货币超发,只有一线城市房价、地价的增幅与货币增幅基本持平。

教育
给小学生减负,下午三点放学。导致教育产业化,因为需求并没有改变。家长还要送孩子去补习班,极大地增加了时间成本。
把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比拼家长们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那自然是越有钱的家长越有能力提供 ,带来了阶层固化问题。
现在养育孩子成本最高的部分就是教育,孩子吃穿之类,都可以省,毕竟现在怎么样孩子都不会吃的很差。
教育部门不想着怎么扩大供给,而是降低学生在校时间,降低教育资源提供,增大了中产家长们管教孩子的时间成本和资金负担。导致很多中产家庭,被迫让妈妈辞职来照顾孩子,造成家庭收入下降,并且降低家庭的抗风险能力。

入学难
不仅公立学校学位紧缺,民办学校也是要养。2018年8月1日,深圳《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龙华区报名小月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7600多人报名民办学校,竟然有3600人未能报名成功。原因是学位不足。龙华区教育局还建议家长尽可能陪同小号回原籍就读。
为什么房价贵和入学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发展思路的问题:中国对城市的人口规模进行严格的计划和管控,人口的多少要按照计划来。
居住资源和教育资源成为了管控人口的手段,用长官意志来决定这个城市有多少人口,而不是靠市场规律。
北京有1.64万平方公里土地,却要把2300万人死死限制在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286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上。这仅仅占北京面积的17.4%,不仅用地面积不增加,根据北京城市规划(2016-2035),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要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要注意,城乡建设用地是包括各种用途的土地,住宅用地之战其中一部分,而且比例更是低于正常值。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互相竞争,导致:

土地限量供应+压缩住宅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住宅用地供应多10倍)+土地公开竞价出让,奠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调:涨涨涨。
2005年,卖地收入5505亿元。2010年,是2.7万亿元。2017年是5万亿元。
2013年,任志强曾经讲,不放开土地供应,北京地环内房价涨到10一平也是有可能的。2018年,四环内超过10万的房子比比皆是,西城区更是均价超过10万。

为什么我国要采用严格的土地供应制度呢?

我国实现土地大量供应的案例有四个:成都、重庆、广州和深圳的农民。

香港模式
香港模式就是典型的压榨城市平民实现了少数资本家的暴富。
香港普通人的想法,可以说已经彻底被资本控制的媒体“说服”。那就是环保和活得轻松只能二选一,提高土地供应量,多建房子就是不环保。
香港作为全球发达地区,却有大批人移民海外,尤其是加拿大。原因并不是寻求收入的增长,更多的是去满足对空间的渴望。
香港模式是一种永远生活在拼命工作还房贷,除了少数富人,大多数人都永远盛会在无法停止的劳碌,在来龙连无止境的激烈竞争,最后却只能生活在几十平米狭小的空间中的模式。

2018年,蒸制橘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虽然从过去的“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变成“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但是没有说要改变土地供应的基本政策,因此这个遏制力度也不大。

人口的宗教、民族和年龄结构

我国人口中93%无宗教信仰,90%是汉族人口,这样的人口结构是我国无宗教文化和种族冲突的人口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