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亲子教育亲亲妈妈

童喜喜 | “说写”创造我的人生奇迹

2017-10-11  本文已影响1072人  童喜喜

一夜之间,大家都不说精神了,都流行说财务自由。

的确是生活压力太大了吧?

那么,我的财务自由,来自我写的第一本童书《嘭嘭嘭》。

诞生15年中,它得到专家认可,获了很多奖;受到读者欢迎,一直热销。

它卖了100多万册。

它是我用6天写完的。

写作上,我听到太多人说我是天才。

我一直坚决反对。我知道我是谁。

但是,虽然反对,我一度又不明所以:在写作上,为何他人梦寐以求的成绩,我常常能够轻而易举取得?无论我的家庭还是我的学校,都没有任何出色之处,难道我的写作真的归功于天赋异禀吗?

直到因缘际会,我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队伍里,从全力推广到潜心研究,我意外地发现:教育的探索竟然向我渐渐揭露了写作的谜底。

如今,我可以接受我是天才的说法。只是,我这种类型的天才,必须科学地进行定义,也就是:闪烁不定的天赋,在不知不觉的训练中,已经固化为稳定的才能。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只是,天赋有如烛光,闪烁不定,也容易被环境熄灭。如何以科学的训练,把天赋变成相对稳定的创造状态?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正如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所揭示的那些各行各业取得了成就的人,在不同的成长经历中,蕴藏着科学的成长路径。

缘起自我,由我及人

“童喜喜说写课程”的诞生,缘起自我的亲身经历。

除了——2003年,我写出我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嘭嘭嘭》。这本10万字的童书,我用了6天时间写作完稿,它,获大小奖项数十项,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童书”、“冰心文学图书奖”等,迄今畅销不衰——之外,还有很多事例。

2009年7月,我第一次参加新教育年会的活动,深受感动。年会后7天中继续出差,走过4座城市,其中一天开大会一个字都没写的情况下,6天完成对新教育的评论长帖《我想做个新的孩子》,WORD文档共7万余字。它,摘要精简为15000字,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发表。

2011年4月,为了赶写报告文学集《那些新教育的花儿》一书,我闭关8天,完成15万字左右。

2017年6月,我在繁重的事务之余,仍然以不足10天的速度,完成了《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一书中10万多字的书稿。这一次的体裁,是教育理论专著,这一次的方法,是真正的“说”:我口述,由团队整理出文字,我再定稿。它,得到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的盛赞:“《新父母孕育新世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一本志存高远,眼界开阔,对世界、对未来负责任的一本书,是一种生命的思索和感悟。”

……

我取得一切成绩,还有特殊的背景。

从家庭教育而言,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双职工,文化程度都是小学高年级辍学,而且他们工作特别忙,我是由完全文盲的外婆带大。

从学校教育而言,我所读的学校,从小学开始直至最后,全部是最为普通的学校。最后求学的专业还是理科,与文学完全不相干。

自吹自擂地展示取得的成绩,不厌其烦地细说背景,只想说明:是命运的眷顾,在童年时给了我“口头作文”的训练,让我拥有了写作的技艺,从而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口头作文”到“说写课程”

之所以我能走上专业写作的这条路,我最感谢的人,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我就读的那座普通小城中的那所普通小学里,我那普通的语文老师指导我参加了一种名叫“口头作文大赛”的比赛。

根据朦胧的童年记忆推算,这种比赛可能是从市里发起,但是在全班、全校、全区时常举办,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小学生活。

所谓“口头作文大赛”,规则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很多作文题目做成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10分钟,站到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

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

不用写字,只需要轻松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哪个孩子不爱前者?

得益于这种训练,从小我就不怕作文,而且觉得写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

但效用可不简单:它培养的是用书面语言来思考、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用书面语言思考、表达,与传统所说的“打腹稿”并不相同。前者要求更高。

打腹稿通常会期待落笔之后反复修改,思维上有惰性。真正用书面语言思考,其实就是用心思考、用嘴写作,因为必须“出口成章”。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因为常常参加这种比赛,导致还是小学生的我每次看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该怎么说它?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不觉地保持了这个习惯。

尤其是在我专职写作之后的前五年,因为几乎拒绝所有社交活动,生活单纯安静得几乎与世隔绝,我的这种下意识的“说”,在外人看来有点疯魔,在我看来却极其有趣:我会自己用不同的声音嘀咕着,扮演好几个人对话。

如果仅仅导致我个人的成长,还可能是特例,不足以教育的名义去推广。

从2010年春,我撰文记录下“读写之间说为桥”这一写作教育的根本理念,讲解过以说促写的这种做法,已经有许多一线的教师、积极的父母就此行动起来。

这8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父母,在各自的教室和家庭里,践行着。从偏远的乡村,到一线城市,从幼儿园的孩子,到中学生……孩子们、老师们乃至父母们共同的成长,不断佐证着以“说”深化阅读、引导写作的科学有效。大家取得的许多成绩,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比如淮安的王艳老师。自开展“童喜喜说写课程”以来,她的班上孩子们作文突飞猛进。在每年10月份江苏省举办的一个写作大赛中,受条件限制,陆续几年全班每年只有10人左右参赛,但每一年都有学生脱颖而出:2014年,全班12人参赛,3人获一等奖、2人获2等奖、2人获三等奖;2015年,全班8人参赛,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比任何竞赛成绩更让我震惊与感动的,是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舒展,拔节,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成长:有变得自信从容的教师,不断赢得一个又一个工作生活中的挑战;有变得喜悦无限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了精神交流,真正成为了心灵上的一家人……

然而,正是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让我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这8年中,我清晰地发现,这一课程就像一个已经诞生的生命,在鲜活的实践中,不断茁壮成长着。从当初我认为对儿童非常有效,发展到对成人也影响至深、改变巨大,从当初我认为对语文非常有效,发展到对其他学科也促进明显,从当初我认为对写作非常有效,发展到塑造儿童的人格、经营现代的家庭、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强化职场的技能等诸多方面,也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效果。

为期8年的研究,最终将我童年接受的“口头作文”训练,提升归纳为为“童喜喜说写课程”……

11月4日,清华附小,将召开“童喜喜说写课程”全国高端研讨会。

我特别邀请教育、文学、播音主持,三界专家跨界交流,深度研讨阅读演讲写作。

芬兰、德国、丹麦、中国,四国共同聚焦说与写的教育,分享经验。

让阅读向前一步——是我在3年前只身走进100所乡村学校之后,最强烈的心愿。

这次培训,也是我历时8年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呈现。

无意间闯进教育,游荡了18年之后,今天我的心愿非常简单清晰:让我们中国人不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以说写,创造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可见 “童喜喜说写课程全国高端研讨会邀请函”,欢迎研究阅读演讲写作的教师和父母参加!

童喜喜著

当当网、京东网等各大网络书店及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童喜喜儿童文学代表作:

已出版《嘭嘭嘭》《再见零》《玻璃间》《小小它》《影之翼》《织梦人》《我找我》7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荣获“中国十大品牌童书”称号,获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三个一百”原创优秀作品奖等数十奖项。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先后入选多种读书大赛必读书目。如2004年第一届“亲近母语读写大赛”必读书目、第五届沪、港、澳与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必读书目等。

适合小学中年级至初中阅读。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得主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开创“童喜喜说写课“模式

1999年起资助失学女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漫游教育18年

率队举办公益活动6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