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感》中的风暴
文/涅阳三水
里尔克诗歌《预感》这首诗歌,不能分开,只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一开始,就把自己物化成旗帜。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空旷与旗帜的对应,再用包围这个动词介入,那种感觉很奇特。就好像,天地万物中,只有一个我,那是一种君临天下而无限孤独的感觉。
风暴到来前,周围是寂静的,是通过门、烟囱、窗和尘土这些细节体现的,这是“预感”的由来。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与“我象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相呼应,更有气势更独具匠心。
如果第二段开头的这一句,压不住开篇那一句,那么整首诗的感觉就会呈颓势。
紧接着的两句,借旗帜的舒卷,暗示内与外的关系。
“我挣脱自身,独自”这样的悖论式处理,指的就是超越的自我,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在里尔克看来,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将全部存在: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存在,放进“开放”与“委身”的心灵中,在“内心世界”中,化为无形并永远存在。
..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指出: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预感”和“秋日”一样,突显了这种陌生化的效果。
里尔克通过一面旗帜,展示了诗人的抱负,而旗帜本身的孤独寂寞,是通过周围环境反衬出来的:诸如空旷、风、门、烟囱、窗、尘土及风暴,正是这一系列可感性的精确细节,延长了我们体验的过程。
也带着学生进行诗歌的写作,但如果,我让学生写一首关于旗帜的诗,他们多半只会去写旗帜本身,即质地颜色和飘扬状态,而不会写周边的东西。
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想说说“预感”这个题目,起得真是好,诗人的预感,与旗帜在风中舒展的过程是同步的,预感既悬而未决,但又充满期待,这种似来又未来的的感觉,强化了这首诗的神秘性。
..
和里尔克相识,是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在南阳第二师范学校的阅览室里。
从《世界文学》的书籍中,我初次读到冯至先生译的里尔克的诗,其中就包括《秋日》。说实话,那会儿,这首诗并没有让我激动得多厉害,我们并肩擦过。
在2009年,购买了电脑的我,第一次触摸网络,和诗友一起,重遇里尔克,再读里尔克,才终有所悟。才终究爱上,并且不离不弃。
诗友的案头,枕边,里尔克的诗集,一直是重点阅读对象,不改变的初衷,持续了近乎二十年,热情与痴迷,从来不曾改变。
里尔克的诗,凝重苍凉,强化了德过文学史上的冷与硬。
所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诗,是排斥陌生读者的,只有经历磨难的人,只有追求思想的人,只有关注精神成长的人,才准许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