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Karma的一些感悟
Karma,就是佛学里讲的业、或业力,也可翻译为因果循环,重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循环,而且因与果是合一的,即有因必有果,迟早要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循环(以下用到的Karma,业,因果这三个词可相互替换)。之所以对这个感兴趣,是源于对各种大小周期嵌套的兴趣,可能投资做久的人都会对各种周期循环感兴趣,就看挖到哪一层吧。加上前段时间读了这本挺有意思的书《Karma: A Yogi`s Guide to Crafting Your Destiny》,是瑜伽系统中关于业的阐述,佛学也是源于古印度,与瑜伽系统是同源的,两者对业的阐述都非常接近,但我觉得这本书的阐述更为简单清晰。
业是属于一种感受性(Perceptual)的范畴,而不是一种逻辑上概念性(Conceptual knowledge)的范畴,所以下面写的内容更多的是一些体验层面上的感想。业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好与坏是道德层面的事情,道德上的好坏更多的也只是一种社会共识,业只是生命内在的维持和增强某种周期循环的趋势,就像齿轮一样不停地转动着,构成了复杂的因果链(Karma Chain)。
积业
先天的业主要来源于基因的记忆;后天的业则源于这三个层面:身体、思想和能量。无论我们在这三个层面上做什么,都会在身上留下某种印记与波动,形成业的累积。
我们的五种感官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在从外界收集信息,信息输入后逐渐积攒形成业,而且是在不自觉中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业的大量累积开始在体内呈现出某些特定模式与倾向的习性,一系列习性堆积后逐渐固化为我们所谓的个性(personality)。反过来看,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塑造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这也演变成了自身的业——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又逐渐堆积强化为某些习性。自己是很难觉知到这些形成过程的,我们通常认为的“自己”只是这个无意识过程中由一系列有倾向的习性累积出来的结果。
个性(personality)的英文由一个拉丁词根persona组成,persona的原意是面具的意思,所谓的个性(personality)其实就是我们把面具戴久了后忘了它原来只是个面具,粘住了拿不下,不自觉地把这个面具认为是自己。现在流行的”做自己“,更多的也只是对某张“面具(persona)”的强化认同。
当一个人活得不自觉时,累积下的业就会使他表现出某种可预测的行为模式,我相信这世界是有高人确实能深谙这些底层模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命是可以被算准的。但有自我觉知能力的人则是没法算的,只是大部分人其实都活得不自觉,当你活得不自觉时,你的命运就被业接管了。
消业
对狭隘的个性观念的认同只会使人在与外界交互时更加带有某种固化的偏见,而不是更有包容性;偏见会产生好恶,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分别心。
在追逐各种喜好与目标的过程中难免遭遇挫折、碰壁,当挫败感累积多了,人很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比如躺平过上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佛系”生活,这更像是一种消极的厌离观。其实不需要刻意去抑制自己的欲望,因为增长与扩张本就是生命的内在冲动,只是这种扩张的过程会伴随着各种欲念的升起,对欲念的消极态度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压抑,这会产生很多业,不用刻意去抑制,觉知到欲念的升起本身就是一种消解。
而做自己厌恶的事情本身并不会令人压抑,真正令人压抑的是做的时候心中充满各种不得已,以及抑制自己去充分上心感受;正如饥饿时只想快点摆脱饥饿,而不去充分地感受饥饿的感觉,这种刻意的压抑感受会产生很多业;如果不抗拒地充分去感受,业反而会消失得很快。
在各种喜欢与厌恶、选择和纠结之间无休止的振荡,更加会不断地生成业,同时造成精神内耗,这也是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很讨厌磨磨叽叽、犹豫不决的人。其实哪怕是选错了,选完后直接干起来,都比在不停地纠结振荡强;只要觉知力够也是很快能觉知到是否选择有问题,要更改也是很快的。
Suppression simply means you are experiencing life half-heartedly. To live fully is to allow yourself to experience something totally. If you allow yourself to experience hunger totally, it is wonderful and liberating. If you allow yourself to experience food totally, it is also wonderful and liberating. Unfortunately, people do not experience either hunger or food totally. If you avoid any experience—whether pain or pleasure, sorrow or joy—it is big karma. But if you go through the experience without resisting it, the karma dissolves. This is why Krishna in the great Indian epic the Mahabharata says that hesitation is the worst of all crimes.
微妙的自我
先讲下三种不同的人,第一种心中充满各种不得已的无奈,经常觉得自己不得不做现在的事,比如为了生活必须做现在的工作;第二种是聪明的人,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三种人会做所有需要被做的事,什么事上手了就上心,完了就放下,没有那么多分别心,时刻都用心充分体验当下的感受,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感受。第三种看起来像只任劳任怨的驴,但也许这就是金刚经里讲的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不被任何念想勾住,完全进入一种心意流淌的状态,此时的心力之汇聚无坚不摧。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其实没有那么多喜欢做的事,只要效率够高,手上那些“喜欢做的事”(通常都是较容易做的事)很快都会做完,然后剩下的就是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或者说剩下的只是困难罢了。此时真正能赖以突破的只有那个微妙的自我,这个自我也是金刚经中讲的“应生无所住心”,王阳明心学说的致良知,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道心。很多经典为什么看着那么绕,只因都是在描述一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体验,但又不得不借助语言这个工具来描述,但如果你一旦感受到了,自然就能欣然会意。
冥想的作用:
冥想修炼的是一种自我觉知的能力,然后实现一种抽离,把那个微妙的自我抽离开身体(body)与思想(mind),一旦这三个分离开,自我与痛苦也就产生了距离,因为痛苦只来源于这两处:身体(body)与思想(mind)。这时对痛苦的恐惧也消失了,人只有当没有恐惧时才会降低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当恐惧存在时人是很难降低这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只有本能的保护机制降下来后,我们才有可能去体验到自我的那种本性自足与生命中更高维度的无限性。
这种本能的保护机制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会强化我们自身的个体性,与外界形成一种隔阂,使人很难真正的做到与外界的合一(瑜伽中讲的合一)。比如人总是喜欢待在某些特定的群体或环境中,当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与熟人相处时,会很放松,这时自我保护机制自然降低了,人更容易感受到身心的愉悦;而在一些不熟的环境中或遭遇不顺的情境下,自我保护机制会拉升,这时人与外界的隔阂会加深。特别是随着人的经历增加,遇到的挫败多了,自身的防御机制会不断加强,最后进入一种封闭状态,不愿探索新事物,停止感受外界停止成长。
给予
佛学中常讲布施,其实就是在感受到自我的那种本性自足后,对外界才会更自然地保持一种给予的心态,而不再需要老想着对外索取。主要有三种布施,第一种是财布施,好理解,就是散财;第二种是法布施,就是给他人传递智慧,为他人解惑;最重要的是第三种无畏布施,也就是为他人提供能量,使他人不生畏惧心;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在经历大波动大动荡时,自己更要如定海神针般屹立不倒,才能为身边的人提供能量,使他人不惊不怖不畏。
轮回与解脱
轮回这词看着有宗教色彩,其实说成大白话就是一种周期性的绕圈子。哪怕时间本身都是一种周期性的轮回,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下我们是怎么描述时间的,地球自转一天被称为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周,被称为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周,被称为一年。这些时间上的称谓年、月、日,时、分、秒都只是对时间的一种逻辑划分,而就像所有对现实的逻辑划分一样,都不可能完美,都是有残缺的;看下为什么会有闰年,闰月,还有闰秒就知道了。
古时人们远航探险,希望能找到地球另一端的终点,直到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再怎么走最终也只是在绕圈子;即使是环球旅行,去看不同的风景、地貌、气候,但终有一天人也会开始感到厌倦,因为从人的内心深处就讨厌不停地绕圈子,这种对跳出周期性轮回的渴望总有一天会浮现出来,这是一种对解脱的渴望。
在《Karma》中讲到一个故事,印度古代有一种妓女,她们佩戴着极其精美的珠宝,整个身体都被各种宝石包裹着,这些珠宝联结成一张精密的锁链网。美女配上如此奢华的服饰,以至于来找她们的男人,个个都被欲望点燃,但又不知道如何解下这些服饰。男人喝一杯解下一个,尽管他们很努力,但始终还是解不下这个服饰;就这样一杯接着一杯,直到男人意识越来越模糊,动作也越来越笨拙,最后醉倒。这正是妓女想要的结果!
其实这些男人没想到的是,只有一根关键的别针将整张锁链网连在一起,只要取下那个别针,整个珠宝服饰自然就会解下来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什么位置。因果链(Karma Chain)也正如这身奢华珠宝所编织成的锁链,如果找到那个关键的别针,也就自然解开了;这有点像禅宗中所说的顿悟吧。
作者作为一位瑜伽guru,经常会被人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帮他们拔掉那个关键的针?”我觉得他的回答也很有禅意,“当你问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意味着你还没有到时候可以拔掉那个关键的针。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就要求拔掉,那不是解脱;而是一种逃避;而且你也承受不了,到时整个人也会崩溃。”
可能对解脱的追求本身也是一种执著吧,仔细想想自己心中还是有挺多执念的,执著要解决很多问题;当什么时候不把很多问题当问题,而是把问题的存在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相伴前行,也是一种需要不断修行的境界吧。虽还不能至,但心仍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