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很美好
今晨读《道德经》最后一章,实在妙不可言。笔记写了两大张纸,却还是意犹未尽,心里的话语像泉水般流出,言不尽,味无穷。
老子写完这一章就出关了,他说了那么多,最后总结了几句话。我读了四个月的《道德经》也在这几句话中结束。而属于我的《道德经》也才开始。
老子最后总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几句话开始在生活中能有所体悟了。真理让我更懂得了生活与世界。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话不好听,好听的话并非就可信。说一个人缺点的时候,话总是不好听的;而哪些好听的美言,又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真言,更多的是不想得罪你而已。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看到,听到了自己的不足,在反省中才得以成长。而我身边有几个人愿意指出我的缺点了?
每次主动问,大多都是得到“你已经很好”之类的话。不是我真的优秀,而是没几人愿意看到我的缺点还会告之。你好与不好,又和谁有关系。能说自己缺点的人,必是真正对我好之人。真正的美言就是妙在此处。
这也让我更加明白自知的重要性,把每日反省当成最重要的内容。抓住内心深处念头的发端处,放大了看,不容自己有一丝自欺。
就我自己而言,也同样不愿意说别人毛病,(特别好的朋友除外)而愿意送爱语吗?这也说明了一个真相,我们容易被表象欺骗,天性喜欢甜言蜜语,不喜欢真实。喜欢表面看起来美的东西,就如看人,外表漂亮的一定讨人喜欢,不管他内在如何。
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术在很多时候总是胜过道。因为道难走,速度又慢,虽然它平坦,但是愿意走的人少。人们都喜欢走捷径,用术。这条路收获能更快。所以老子才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2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两句话体会更深了,我就是从这个阶段过渡而来的。现在明白了“辩”与“辨”的不同。以前喜欢与人争辩,现在知道了“明辨”而不辩。善辩的人,不会与人辩。才有了“大辩若讷”。
而什么是“善”?善不是依靠说、辩出来的。这其中之深意,耐人寻味。只有切实体悟到了,才能懂文字背后的意义。
书读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无知,更加谦虚低调,才不会夸夸其谈的炫耀。也不会别人说什么都想发表一下“高见”,表现出自己好像无所不知,以得到他人认可。
学识越渊博的人,大智若愚,表面看起来不善谈。初识老师的时候,他在群里很少说话,偶尔说一两句都显得特别有见解。但是比起那些整天会说话的人,确实显得有点愚,我也以为他很一般。
后来谈过两次话之后,终于明白,君子不显山露水,一露就足以征服世界。智者惜语如金,每一句话都是一把钥匙,如金子般珍贵。
在他身上,我终于明白了何谓“大智若愚”,“知者不言”,“博者不知”。我也因此在他身上学习,如何谦虚、低调做人。老实学习,在自己身上用功,不要华而不实。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当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到了一定程度,他不用任何刻意表现,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象,就足以影响他人。
3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出;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一句话的意义,也是最近才体悟到的。
以前我很自私,不会分享,有点付出就想要回报,没有回报就不做了,反而因怨生恨。但是越自私,越想索取更多,反而得到的越少。
后来我受朋友影响,慢慢学会了主动分享、付出,也不再想要什么回报。
这反而奇怪了,你越不想要回报,世界却要换着方式更多的回报于你。我赠送出去的书,它们经过其他人源源不断地流回我身边来。那书架怎么也空不了。而且流回来的,又都是自己想要,非常喜欢的。
再说分享出去的其他物品吧,看起来有点多。可是它们还是又换成其他东西经过其他人又更多的流回来了。世界换着方式把美好的人和爱送到我身边来。这就是它给我的最大馈赠。
今日读到老子最后一言,才明白原来规律都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真理的妙用。
你越是付出,越会收获满满。越是分享给别人,自己越富有。这里的收获和富有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不是用表面看到的物来衡量的。那流动的爱与能量,美好,只有感受到了才能懂。
4
老子最后总结了天道与人道。
天道:“利而不害。” 天就是道,只会利益万物,不会伤害万物。什么叫道?看天就知道了。
人道:“为而不争”。认真做事,不索取,不求回报,不与人争。天道、人道,道自其中,依道而行,道就能在自己身上。如果这就是道,我也有点体会了。
《道德经》读完,真是最后的妙曲,我也感受到了道为我做的一切。道,总是在按照规律运行着。因为有道,世界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