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国资出手买壳了……然后呢?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陈皮儿Chen

2018年10月15日,深圳国资委传出消息,百亿级资金,远高于市场的6-7折质押率,驰援A股救市。

同时北京、广州、杭州、银川等各地国资也纷纷加入行动,设立了多只规模巨大的专项基金。

从2018年下半年到10月15日,近50家上市公司公告由国资受让其控制权,而各个国资委的增量资金,还在持续加码。

是救市,也是抄底

一边是惨淡的上市公司,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一把鼻涕一把泪等待国资的宠幸。

一边是市场上纷纷扰扰的质疑声:“国资该不该救市?”“再跌下去就都跌成国企了”。

国资在A股大手笔买壳,有出于抄底的原因,也有出于救市的考虑。

可以这么说,在现实社会范畴内,在存在国家机器的前提下,任何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都是耍流氓,也是不现实的。

只要股市存在一天,政府也好,国资也好,都不可能是个单纯的“局外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管怎么说,国资出手了

说回买壳这件事,分析这次A股的数十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国资委(央企层面)、山东、四川、江西省国资委(省/直辖市层面)、深圳、株洲、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市级层面)的身影。

而且像信阳、滇中新区的国资,也不落人后投入到这次买壳潮中。

究其原因,一是没办法,这个地方的经济、就业,就指望着一两家龙头企业,怎么都得扶好了不能倒。

再就是是趁这个当口,即可参与救市,又能完成“招商引资”。

此次国资买壳,一是通过债券方式、二是通过股权交易,从国资类型来看,既有国资委旗下的投资类公司,也有实业,还有产业基金。政府引导产业基金是此次买壳的主力选手。

此次的壳资源特征,一是暴露出质押风险(债务紧迫促成交易),二是盈利能力一般,同时多为小市值公司,大部分在20-50亿之间(收购成本低)。

但不同国资的救市标准不一样,想要排上救助名单,具体还得搞明白每个国资的不同需求。


然后呢

从国资的角度看,市可以救、壳可以出,差的不是钱,最怕的是市场流动性死水一潭,放再多的水都没有用,那才是真要命的事。

所以买壳潮之后,接下来必然是新一轮的并购热潮。

并购重组小额快速通道的成立,和刘大佬关于“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言,口子已经放开,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接下来我们准备好要做些什么了么?

▍END

说到并购,就像巴菲特说的,We've observed many kisses but very few miracles。

且在新政策、新环境底下,并购的玩法儿,也已和之前的大不一样了……

————————————

本人在简书上全部文章,均为本人原创作品。 请任何和个人、组织,在经过本人授权后,方可转载。 本人长期为公众号【壹诺精选】撰稿,如有兴趣,可移步关注第一时间发布的文章。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