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身体的觉知
在读书、写作上,坚持了很久,以为到20万字会有突破,然而并没有。会质疑、纠结,不知道为何要坚持,看不到什么成果,可能是我的努力不够,或是意愿不够强烈。
一次在和同事聊天后,我觉察到了学习带给我的转变,我认为的是投稿变现被认可,然而我却意外的收获了这些以外的,如果用身体做比喻似乎更形象。
1.脑
同事让我推荐下年轻人选,我迅速的把人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想了想如何回答,最后半开玩笑地说了句:年龄大了不好交朋友了。对方哈哈大笑,他比我年长,估计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年龄大了不好交朋友了”从哪里看到这句话我不记得了,当时觉得很好笑,“初听不解其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没想到几年后,我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我在这个位置很久了,基层的,周围比我年轻的,跟我接触时就已经是这样的态度对我,他们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做事的态度如何,我是看不到的。没有多年的相处磨合,是真的不好去判断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说话我也开始过脑子了,去判断对方是真的想听?怎样说对方才能接受?曾经因为脱口而出,不过脑子的说话,让老公对我是“恨其不幸,怒其不争”,常常对我说:脑子是个好东西,你要用脑子!
现在说话能过过脑子,开始沉淀下来了。
2.心
听樊登讲过一个读者分享,说是高三的孩子,在距离高考前几个月是怎么也不去学校了。家长做了很多工作也没用,最后答应了孩子在家等待高考,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读书,什么书都可以。当时孩子就看了很多樊登读书会里的书,没想到高考时比平时多考了30多分。问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平淡地说:就是看书啊,我看了那么多书,突然理解了很多。
原来,通过阅读,孩子的理解力提高了,在做阅读理解时更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出题老师的想法了。
所以在同事问我对办公室同事的评价时,我觉得自己多了一份“心”,是“同理心”。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人人都背负一些责任,也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工作上的初心、尽心或多或少有差距。多些理解和包容,心大一点,少计较些,工作在感情的催化下越来越顺畅了。
在书中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不同的出发点引发不同故事,引导我用同理心去看待事情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对待孩子,我更理解他了,放弃过去说教、指责等单一的方式,尝试示弱、耍赖这些不那么强势的做法,效果还挺好,孩子不那么对顶了,叫着去做事也痛快些了。
3.手
在同事问道我的日常工作状况时,我说了句:得心应手。毕竟从业很多年了,随即又想到了卖油翁的那句:惟手熟尔。
熟悉的工作流程,熟悉的上下级,虽说在写作上的变现只有100来块,可是我的手越来越听话了。在刚刚写完的一篇工作总结里,自己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条理分明,主次分明,论证有力。这也是一种变现!同事也忍不住的夸赞我更适合干宣传了。
4.眼
眼睛里有东西了,因为平时多了积累和观察。
我的打卡文还有每周一问,很多都是身边的故事。原来素材就在身边,要去发现。现在和同事的聊天,身边的故事,我都会记下来。围绕主题去构思我的打卡文。
开始时不大认可这段时间的努力,总觉得欠点火候。在细细梳理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收获的。
总之,脑子有货,心中有事,眼里有人,手下有物!
身体的觉知,增加了我的能量场,让我更加清醒,要坚持这么做,安住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