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琴事未了》
阅读时间:2022-01
《琴事未了》,故宫出版社,2016-08去年计划中的遗留,这个月摸鱼看完。其中一句话,记了一年印象深刻。
“但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吗?继承不能发展吗?把已经出现中断的文化接续不是发展吗?人类有成千上万种乐器,尽可以去创新发展,为什么不能留一个古琴,允许它去崇古呢?”
向来,我用觉得“创新才是进步”的话总是哪里不妥,读到此句,才心觉它的确偏颇了。就想日新月异的城市,接连不断的新建筑,并不是只有这些才是进步。甚至,所谓进步也并不是必要的。
活在当下的重要,精神世界的完善总被忽略。而古琴,便能承当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体现。这些追求一直被需要。
摘录
嵇康《琴赋》
薛易简《琴诀》
时间可以把“俗”变成“雅”。
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伯牙跟连成学琴的故事,《水仙操》
减字谱本身不是用来记谱的,是记指法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二十世纪前期:査阜西,吴景略,管平湖,张子谦。
神器、法器
东汉蔡邕《琴论》,八风,四气,夔,晏龙(曾侯乙墓十弦琴、郭店楚墓七弦琴)
朱襄氏,五弦瑟,《吕氏春秋·古乐》
太和鼓鬯chàng,徐上瀛《溪山琴况》。
和乐而作者,命之为畅。——《琴史》
西周,古琴成为教化的乐器。
钟仪,第一位有记载的宫廷专业琴人。晋有师旷,鲁有师乙。
卫灵公晋平公之会,师旷,《韩非子·十过》
乐以开山川之风……,《国语·晋语》
春秋战国,道器
伯牙子期,雍门周,观照内心。
荆门郭店战国墓,战国中期的七弦琴,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七弦琴。
上古琴制
十弦琴:曾侯乙十弦琴、九连墩彩绘浮雕琴、长沙五里牌九弦琴——短宽而厚
七弦琴:荆门郭店琴、袁家岭燕子山琴、马王堆三号墓七弦琴——狭长而扁
现存最早的传世古琴,九霄环佩。
尾岳、独枘(ruì)
重庆江北弹琴古俑,三峡博物馆藏,原题为石雕鼓瑟俑。
春秋战国-西汉早期 上古琴制——东汉 新琴制 瑟型独枘——南北朝(约) 无枘有岳,无枘无岳——唐宋后 传世琴制
唐宋琴制
唐代的古琴常以浑朴的“漫圆”变化到弓形的“椭圆”
雷氏 九霄环佩,伏羲式,桐面杉底 琴线图-p93
湖南省博物馆“太和丁未”款“独幽”琴
斫琴师 江南 沈镣、张越
两宋古琴,耸肩、扁、狭、薄。
南宋金公路制“玉壶冰”琴,仲尼式,桐木面板。体轻而薄,端正肃穆。
明琴,落霞式、蕉叶式。当时虞山派追求清微淡远。
故宫博物院 明代“月明沧海”落霞式琴、明代“蕉林听雨”蕉叶式古琴。
明代“四王琴”——
宁王琴 飞瀑连珠
衡王琴 清英、太古遗音、一天秋
益王琴 韵磬、天风环佩、玉韵
潞王琴 潞闵王朱常淓,字中和。琴名中和,统一琴式、制度、规格。
四王琴比较列表-p130
明代皇族宗室在琴学上造诣相当,明代琴学发展空前繁荣。
笔者回忆管平湖先生,述说他的生平和故事。管平湖(1897-1967),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川派秦鹤鸣等名琴家之真传,融会贯通,又自成一派,形成“管派”。
古琴材质
木材,琴面用杉木,琴底用梓(zǐ)木。
云杉是最好的制造乐器的材料,顺纹方向传声速度4800-5800米/秒,与碳纤维和铁相当。年轮宽度均匀,早材和晚材的过渡平缓,可均匀传播高频声音不变调。
高弹性模量,低密度。
木材的水分含量影响琴音,干燥天气声音明亮,阴雨天气声音沉闷。
古旧的木材含水量稳定在10%左右。
天然生漆,大漆,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
断纹,冰纹断、蛇腹断。
古琴的修复
古琴斫制作:木胎斫制作工艺、漆灰与面漆的髹涂工艺、琴体震动和发音规律。一张古琴的制作要多人合作而成。
古琴的修复要求更要,要全面的人才。
具备修复技术:具备斫琴工艺(木工工艺和髹xiū漆工艺),会弹琴(懂得琴体结构和演奏需求的关系),审美和造型能力。
《髹饰录》
古琴的伤况:木质——开裂、虫蛀、糟朽、缺失,漆质——最频繁。
天然漆是一种活性物质,温度要求20-30℃,相对湿度60-70%,漆酶活性最高,有利于天然漆氧化结膜。
鹿角灰,漆器制作中最好的灰料。与天然漆混合后比较疏松,有利于与木胎的统一振动。
古琴表面的漆层:底漆、中涂漆、面漆,每层髹涂-干燥-打磨,面漆打磨至退光后重新出光。
古琴的保存环境
在干燥到与周围环境处于平衡时,古琴的水分是本身重量的3-15%。低于则容易弯曲起翘。
长期保存环境相对湿度45-65%,理想50-65%,波动小于5^&。气温日差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