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身心灵

周末荐书:《家庭会伤人》

2020-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至Mary

这是一个速食时代,知识也成了速食之物。然,这却是本很值得慢慢咀嚼的书。

家本来是每个人起点,是温柔乡,是最美的梦境。而这本书却真实告诉人们,若人生有挣脱不了的大小黑暗的时候,回望岁月,真实地面对原生家庭,会发现许多原生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口,或是一个刺,或是一把小刀,或是一把利剑。那些刺伤、刀伤、剑伤,一直都存在,只是岁月覆盖得太厚,需要一层一层去清理,去医治,包扎,让它们真正愈合。

所以,这本书有个副标题“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本书的作者美国约翰布雷萧,是著名的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和心理辅导者,他曾进入教会,读神学,立志成为传道人,却因酒瘾而接受奥斯汀州立医院治疗,在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康复过程后,他深入心理学研究,并以自己的经历印证本书提出的家庭理论,帮助受家庭伤害的人们康复。

几年前,我敬佩的一位做医治释放的牧者推荐了此书,当时我就买来阅读了,收获很大,并在自己服侍弟兄姊妹们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这里先介绍一个我经历的案例。

有一位姊妹,她离异,孩子成为单亲。我们认识的时候,她还在慕道,及其愁苦,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就算对人想礼貌性的笑,那笑还是挤不出来,真是愁苦的“拿俄米”。我们开始给拿俄米姊妹传福音,之前她已经在慕道了,传福音的同时一边给她做内在医治。她家总共五姊妹,她处于老四的位置。母亲怀上她的时候,期望怀上的是男孩,而奶奶准备的婴儿衣物都按照男婴准备的。结果,生下来母亲一看是女孩,转头就哭了,在抚养的过程中,也不尽心。总之,就是被嫌弃。拿俄米姊妹从母亲怀孕到出生,到成长,整个过程受了很深的伤害。但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文化环境里,不认为这会咋样,实际给她成年后,进入恋爱,进入婚姻都造成了很多困境。以致婚姻也进行不下去,离婚,单亲,自己带着孩子过。

根据约翰布雷萧在此书里的理论,拿俄米姊妹受到了多重伤害,首先是母腹的伤害,胎儿从六个月开始就具有了丰富的情绪生活,胎儿可以听、体验、品尝,在子宫里已经开始原始的学习与感觉。这是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的,也是胎教可以成立的原因。如此,母亲的态度对胎儿有重要的影响,母亲长期性的焦虑和犹疑,母亲期待是男婴也对她造成潜在的影响。其次,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排名第四的孩子,负责满足家庭中“统一的需求”。从行为形态来看,老四经常想帮助解决家庭问题但又觉得无力无助。再次,一直生活在被母亲嫌弃的感觉里,羞愧而自卑。辅导拿俄米姊妹真是个大工程。过程不讲了,时间大约花了近一年吧,她从愁苦里出来了,后来她分享说其实自己那时候就是抑郁了,只是没去医院诊断证明而已。

《家庭会伤人》这本书,第一章绪论部分,在分析社会家庭里存在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也可以说是发现问题,指明这些问题确实存在。第二章解析家庭是个系统,介绍家庭系统理论。第三章描绘出一个健全家庭的模式。第四章描绘出一个不健全家庭的模式。第五章至第七章,进一步解析不健全家庭的问题。第八章寻找原因,共依存——真正的家庭病根,并解析。第九章至十一章,医治康复及其步骤。

很多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都指向精神,期望达到灵性层面,但我知道仅靠着心理学其实是到达不了的,好在我们有基督信仰才可以到达灵性方面。一般只能到达魂的方面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知情意,统称精神。所以,心理学作为对知情意的研究是可用的,如果加上基督信仰对灵性更深切的认知,真的很完美了。

后来,这书我买了好几本,送给教会的姊妹们。实在是本值得一读的书,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