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大道留学丨留学圈反佛系扎心毒鸡汤:越毒越清醒!
如今,忙碌、焦虑、快节奏、高效率成为了学生党和上班族的主旋律,失意失落失恋的感觉好像总能尝到一两种,太需要找点乐子或者鼓励来面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这个时候大家都喜欢喝点“鸡汤”,给自己打一记“鸡血”,代入别人的成功学理论。但是,“鸡汤”喝多了容易迷失,凭着“鸡血”一股脑冲冲冲难免“狗血”,云里雾里,我们想给你一碗“毒鸡汤”,拨开云雾,提神醒脑。

申请篇
标化没刷上,丧了 3 天,醒来就是交 PS 初稿的死线。

GPA 不能输!刷到 3.8,但是梦校录取了那个 GPA 2.8 的同学,这称之为“逆袭”。

同一批飞往国外的留学生可以分为三类:被哈佛耶鲁等藤校录取的天才学霸、肆意挥霍家产混学历的富二代,以及你。
年轻就是要不怕走弯路,等忙完申请季,就可以想想 gap year 怎么规划了。

学习篇
上课努力听但总有生词怎么都记不全,当你走出课堂时,发现老师刚刚说的一个字你都没记住。
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你的 flag 是全 A,到后来觉得活着就好。

妄想考试前一晚能熬夜自学完一整本书,天亮的时候会证明你真的在妄想。

学长学姐会告诉你课堂讨论很重要,却没有教你怎么开口……要不就是不敢说,要不就是不知道说啥,要不就是想说插不进话······

生活篇
去了发达国家,发现自己过着贫困户的生活

留学会患上失眠、脱发、水土不服?别怕,病多不压身,你还有可能患上复习强迫症、挂科狂躁症、学癌……

遇到过种族歧视、枪击案、车祸、毒瘾分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却一句都不敢跟父母提。

出国留学,意味着被要求代购,被要求翻译,被要求代写论文……

你以为出国会被虐瘦,后来发现,你不止被虐,而且虐不瘦。
社交篇
学校可能每天都会发一堆邮件告诉你各种 event,但你还是最喜欢老乡会。

一个人吃饭逛街看电影不叫孤独,一群人的狂欢只有你插不上话才是孤独

大峡谷、无人公路、阳光海滩,滑雪、飞伞、热气球……一群人去玩叫做去浪,自己去玩叫做去流浪。

有的人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前所未有的“佛系”“低欲望”,用消极的方式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反正事情不会越来越好的”,毒鸡汤很扎心~但是在经历一次次挣扎之后,是放弃了,还是不服输? 我们喜欢毒鸡汤并不是因为丧,而是我们看到了可能面临的困难,已经不需要靠迷魂汤续命。
前段时间小编和一位学生小A聊天,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并且告诉小编,有时候醍醐灌顶的一记痛击,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小 A:
我抑郁那段时间,刚好看到了一篇新闻,内容大概是“某某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抑郁症卧轨自杀”,我逼迫脑子里的另外一个我不断地提醒:我不一样,一切都是可以解决的。 那时候项目进度很慢很慢,我遇到了瓶颈,我发现自己身边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眼下因为设计实验,卡在了实验失败后如何重新设计实验上,该出的 paper 还没影,忙来忙去没有了生活。在又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嚼蜡一样吃着冰冷的三明治,崩溃了。
发了一条朋友圈,好多人跳出来说:加油,你可以的!打电话回家,妈妈说,好好学习,不要想家。她一点都没发觉我的难过,算了,我也没说,说了也是“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于是那句没说出口的“我很崩溃”还是烂在肚子里了。我害怕正能量的鼓励变成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每一句鼓励都代表着期盼,终将累积成巨大的压力。
后来我请教导师一个学术问题,他察觉到我的情绪很糟糕,他说,你先停下来,看一看,带着情绪或者钻牛角尖都不会有结果。 所以啊,“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自己是真的不行。” 我偷懒了两天,去湖边静坐了一场,又和教授聊了很久,回到实验室之后重新设计实验,过程同样很艰难,但是我觉得心态还不错,失败太正常了,大不了就承认自己不行。用了 2 个月,把这个卡了很久的实验做出来了。
我们做留学的,小编经常会听到同学们说申请季太难了太赶了;也经常听说大家到了学校之后,会有学业上、社交上、生活上的种种挑战,但是路是自己走的,把路看真实了,踏踏实实的,就是成长;偶尔吃点苦,自嘲两句,权当消遣。
结语:
苦后回甘,棕榈君能给的鸡汤就是:我们依然相信事情总是曲折向前的,谁知道事情会不会越来越好,而精髓就是:顶硬上,别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