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做一个有身段的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架子,但是不能没有身段。
1
前一阵子有朋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个情况:
她是一名老师,刚刚入行,因为年轻,所以很轻易地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虽然能和学生交朋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其中分寸她总也把握不好,于是老师和朋友的界限不甚明显。
结果就是,让许多学生骑到了自己头上,其中有一个学生更是让她十分头疼。
这个学生经常都会接着各种名义企图让她帮忙,“你是我的老师,帮我做做这个呗”,“你不是说要做我们的朋友么,那就帮我做做那个吧”,就差没给这个学生斟茶递水、洗衣叠被了。然而每次帮完,拍拍屁股就走人,一点尊师重道的道理都不懂。
被身份绑架的她不得不以老师、朋友的形象为这个学生完成各种本不该由她去做的事情,每天都觉得特别困扰,不知如何是好。
这不禁让我想起张爱玲的一句话: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说到底,我这个朋友最大的问题就是,做人做好了,然而戏却没演到位。
我们的身份就是我们需要演绎的东西,本质上你可以做一个善良、好相处的人,但是该要换一张脸的时候不妨好好扮演你的角色。
想要在社会上生存,找不准自己的身份就会迷失自己?
2
昨天,一位读者留言说:
她老公做事勤恳,被领导提拔为单位的二把手。不过做这个二把手并不容易,工作上的烂摊子不好收,底下人的小团伙不好对付,员工动不动撂担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把手也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她老公是个实诚人,不多事不多嘴,工作用心却不讨人欢心。多年来,只要单位加班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然而好结果与他无关,出了事儿他第一个背锅。
觉得自己问心无愧,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害谁、压谁。结果,讨人欢心的却是那些光会动嘴皮子却混得风生水起。
她感到很委屈,却不知道怎么劝说。
我看了以后有点心塞,明明不多事不多嘴,做事实诚、为人低调是一种多么好的品质。最后却演变成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思考了很久,我回复道:生活不易,既要做人,也要演戏。一个人可以没有架子,但不能没有身段。
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位读者的老公是一个很好的人,但却并没有扮演好作为领导者的角色。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那些不能扮演自己应有角色的皇帝,通常都是亡国的皇帝。任何人也是一样,在其位不仅要谋其政,更要演好这个位置的角色。
3
为什么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没有架子,但不能没有身段?
在社会心理学中是这样解释人的身份的:某一角色,即是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每一个社会角色都附带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也可以说角色乃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它指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联系位置,也代表了每个人的身份。
而身段是京剧里的术语,指的是演员的一举一动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规定。生活和演戏都是一个道理,你的言行表达着你生活里的角色。
什么叫做演好了自己的身份?
我的一位领导前辈曾经分享了这样一句话给我:有什么事情,要是我的手下能做他都会自己解决,要是他做不了,他自然会来找我,到时候我再给他解决。
简单地理解这句话,一共三个要点:第一,认清自己的定位。第二,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第三,世界上没有大包大揽的独角戏。
还有一点很重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合适的身份说合适的话。不要见到谁都推心置腹,说话不符身份吃亏的只是自己。
4
巴尔扎克说过,他宁愿一下子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身份减价为零。
人之所以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你的演技代表了你的身段,你的身段代表了你的身份,你的身份代表了你的身价,而你的身价恰恰是保护自己最重要的资本。
章子怡说:在走红地毯时我就是明星的身份,代表的是一种形象。但那只是我的一种工作片断,一种身份或是一个角色,不是我的全部。在那样一种环境,我必须做着明星章子怡该做的事,那一瞬间我被塑造成那种形象,我一定以最完美的姿态示人,不可能穿成生活中这个样子。从我踏上红地毯那一刻起到活动结束,那是我工作的时间。
人生的角色常常变化,人的演技也要时时更新。但是有个道理我们必须明白:身份演出格了,惹人生厌。身份演不到位,让人欺负。
真正的聪明人知道如何让别人感到舒畅,而一言一行又能不逾规不逾矩,不卑躬屈膝不降低身份的人,他就可以说得到了为人处世的真意。
不是不能放下身段,但我绝不轻易放下。
做一个有身段的人,做一符合身份的事,走到哪里大多都能让人正眼相待,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