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会了断舍离,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的老一辈,整天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在物质充足的今天,我们虽然没有因饥饿和缺乏物质带来的身心灵的伤害,但是今天,却有新的烦恼困扰着我们。在充足的物质世界里,由于物品太多,五花八门的东西把我们生存的空间填满了。该如何取舍,成为我们当下的重中之重。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一书,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学会一些技巧,并且也尝试着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才能活得更加轻松快乐和通透。那么,究竟什么是断舍离呢?
“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便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给生活做减法是让人生转向愉悦的方法。
看着家里堆积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而且是日益增多,房子空间就那么大,如果没有新陈代谢出去,新的物品又进不来。大多数人秉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心想没准以后用得上,实际上你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派上用场,就这么一直放着。然而事实证明,大多数“没准以后用得上”的东西以后往往根本用不上。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作者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参加讲座的学员也日益增多。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欢迎来到断舍离的世界》、《断舍离减肥法》、《新·生活术 俯瞰力》等畅销作品。
作者在22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瑜珈的道场,被传授了“断舍离”的理念。但在十年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断舍离”确实可以运用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于是作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实施“断舍离”,在不断的失败和体验中,总结出来“断舍离”理念,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等等。
有三种人是很难做到“断舍离”的
1逃避现实型
这类人不愿直面凌乱的现状,在恶性循环里把生活过得越来越糟。
2执着过去型
那些丢不掉的东西上或多或少承载着某段无法割舍的回忆,而对旧物的执着实际上是对过去的留念。
3担忧未来型
未来生活的不安因素使这类人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失去”的恐惧,“拥有”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他们安全感。
“断舍离”不是想象什么是幸福,而是反过来想,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讲是不幸福。比如人常常会对于自己应该去做选择、去做决断的事情无视、拒绝,或者虽然拥有某种东西,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用它。比如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有钱人,但是他们怎么才能够使自己的钱用在更有意义、更好的地方?每个人都拥有时间,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很好地利用时间;怎么让空间变得更加美好,怎么样去规整空间?“断舍离”是让大家去学习怎么运用空间、使用空间,怎么运用、使用时间。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需要认清的三件事
1.主角是自己
断舍离非常简单,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当下的自己。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2.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空间的杂乱无章还不是最糟糕的,聚焦于过去的杂物堆积得太多才是问题所在。念旧的人喜欢留下物件收藏过去,这种情怀非常美好,但请记住,不要让留念变成执念,并非所有旧物都值得被留下。小心翼翼地珍藏几件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真的比堆积一箱落灰的破烂儿来得更有意义。
3.情感上的断舍离尤为重要
只有告别错的人,才能遇到对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丢弃的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物品,很多时候,一段不合适的感情,一个无法一起走到最后的人……这些无形之物是情感上的废品,当它们近乎掏空我们的快乐时,我们应该及时止损,与之告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明天见。读书提升自我,读书改变命运!
如有喜欢以上书籍的小伙伴,又苦于找不到电子书,可在评论下方留言,小编将会一一回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