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
2021-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蒋坤元
我的书《那时风月》
黑妹带着4个女社员一早就来到了大队部,因为玲珍受伤来不了了,所以换了一个,这个女社员名叫小腊妹,也挺着个大肚子,已有孕在身。
黑妹说:“大肚皮寻大肚皮,你说滑稽不滑稽?如果寻不着那个大肚皮,就拿你来顶上去。”
小腊妹说:“好啊,我没意思,不过我的男人可不会饶你。”
其他妇女幸灾乐祸地说,我们把你眼睛上蒙上一块花布,而后推到吴书记面前,说,喏,那个大肚皮我们找到了,你拉她去公社医院做人流吧,吴书记一定会相信的。
小腊妹说:“那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赖着不走,你们有啥办法?”
黑妹说:“你呀,还当真呢,她们要这样做,我还不同意呢。”
小腊妹说:“你们就是欺负老实人。”
黑妹说:“今天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根树枝,带在身上以防万一,如果见着狗,你蹲在原地不动,那狗是不会扑上来的,如果你怕它,想逃,那狗就会猖狂地追你。”
野菊花插嘴道:“听见村庄里有狗叫,就绕过去,不理它。”
……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长篇小说《那时风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并且全文由《城市商报》连载。在这部小说里,我塑造了一对男女青年风风雨雨的爱情,男主角叫张浩然,女主角叫田根妹,他们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是比较好的结局。
也有人并不认可我的小说,说我的小说文学艺术性低什么的,我并不认可他们这样的说法,因为我的小说来自真实的生活,我像写散文一样写我的小说,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文学的想象和修辞。
我喜欢读汪曾祺的散文,还有他的小说。
这是我在中国作协公众号看到的一段文字:
汪曾祺主张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法”,或者说,向人民群众学习如何组织语言。在他看来,一个小说家,不能以“做文章”的态度写小说,那样写出的小说,只能是呆板的、僵硬的。一个作家,应该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这样写出的小说,才能有鲜活、清新、灵动的状态。
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汪曾祺说的好,我写的小说就是乡土故事,就是“日常说话的态度”,而且对话比较多,我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也指责我的小说对话比较多,他们不知道对话才是小说最难写的一种方式,因为每个角色说话的腔调都不一样,你要表现对话也非轻易之事,我个人觉得对话小说,远比叙事小说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仍会坚持这样的写作方法,当然以后也会有所突破,那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