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810)上海城隍庙
中国人崇拜的本土神灵十分丰富,比如灶王爷、门神、财神、土地神、河神、山神等等,城隍神也是其中之一。它是城市的守护神,既负责当地的阴间事务,也对阳间官员进行监察,可谓权势滔天,受到百姓的极度敬仰。城隍神大多确有其人,他们一般来自有政绩的地方官,或是国家的功臣,或是生前行善的正直之士。城隍庙里通常供奉一个城隍神,可上海的城隍庙却是个特例。
三国时期,上海多水患,吴王孙皓梦见汉朝大将霍光对他说可助其消灾解难,但前提是要为自己建祠庙,于是孙皓命人修建了供有霍光像的金山神庙,后来上海水灾果然减轻,金山神庙的香火便日益兴盛。明朝初期,朱元璋下令每个城池都要修城隍庙,一是敬神,二是警官,让贪官污吏有所忌惮。上海县令便将金山神庙改为城隍庙,霍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城隍神。
元朝末期,上海出了位名士秦裕伯,他曾官至最高检察长,其勤于政务清正廉洁,且文学功底深厚。朱元璋君临天下后,对秦裕伯的才华赞不绝口,就请他出山为官,却遭到秦裕伯婉拒,朱元璋再三诚请,秦裕伯才勉强同意,但消极怠工。朱元璋一怒之下将秦裕伯发配到大西北,结果秦裕伯索性辞官回家了,不久即病逝。朱元璋岂肯善罢干休,誓言“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封秦裕伯为“显佑伯”,作了上海的第二位城隍神。
1842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猛攻吴淞口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临危不惧,指挥官兵英勇反击,可两军的势力相差悬殊,他最后中弹壮烈殉国,上海人民为其建祠祭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遇袭后,当地人将“陈公祠”中的神像迁至城隍庙,于是庙里又添一位城隍神。上海城隍庙遂呈现出“一庙三城隍”的奇观。
经过数次整修,上海城隍庙已颇具规模,与武汉龙王庙、南京夫子庙并称为“长江三大庙”。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及游客前来向三位城隍神敬香,求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内还有元辰殿、关圣殿、文昌殿、三官殿、财神殿、月老殿等,可以全方位满足信众求财、求安、求姻缘等的各种诉求。而仪门两侧的对联或许最能体现人们敬神的朴素初衷:“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
城隍庙是上海人的精神高地,这里汇集了所有门类的诸神,又集中展现了沪地民众心灵的皈依,他们既崇尚威猛果敢的霍光,又崇拜清高淡泊的秦裕伯,更崇敬大义凛然的陈化成。上海即根植着一种不屈不挠、百炼成钢与谦恭仁让的基因,在历史变迁与百年变局中始终特立独行,划出一道引领时代的航迹。走进上海城隍庙,触摸申城的沧桑脉络,感触魔都的独特魅力吧。
20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