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卢浮宫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可作为一个平凡的一线教师的我来说,我有什么资格去看看呢?要样没样,要才没才,要语言没语言,更别提情商、智商、财商、眼界和看世界的“野心”了。幸亏在最迷茫的岁月里遇到了互加计划,及时而果断地踏上了互加教育的高速列车,才有了学习提升和看世界的机会并增加了自信、重获职业幸福感、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阳光心态和工作热情,一路狂奔中欣喜若狂地跨上了青椒计划的“飞机”,才有了今天上午如饥似渴的“三游卢浮宫”~《改变一生的博物馆之旅》。上图中的宏伟透明建筑被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的会发光的宝石。

紧紧“跟随着黄静洁记者和龚海龙馆长”的脚步,我“来到了”法国博物馆入口处唯一一块粉色花岗岩制作的古埃及最大的“狮身人面相”前。它建于公元前2600年前,高1.83米,有着狮子的身体、法老的面容,鼻子坏了。细看可见法老的发冠、胡须,额头还有一条眼镜蛇,据说它距今有5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它有狮子的威严和人的智慧,所以被安放在卢浮宫入口处镇守卢浮宫,预示安静和威力。

接着“我们来到了”东方文物馆一块黑色石碑前。它2米多高,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塔尼的“大狮身人面像”,与古埃及同年代。它是1901年被考古学家发现的石碑,出土时被摔成三段,后来被专业人员修复为一体。它来自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文明,上面楔有三千多行文字,是古巴黎国王制定的古巴比伦法典,记录着当时国家严厉的法规,代表神明势力。许多是关于家庭方面的,如:男女婚约、儿童领养、遗产继承和社会上偷盗等等,是两河文明辉煌的像征。

瞧!这是“我们”参观的第三块石头:法国著名的胜利女神像。它是一座大理石雕塑像,3米多高,虽没有头和臂膀,但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典,公元前1900前年在萨莫色雷斯岛被发现后送往巴黎的,被誉为稀世珍宝,又叫《萨莫色雷斯尼凯像》。她是胜利的化身,罗马名叫Victoria 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衣服随风自然漂逸并紧贴皮肤,体形很美,像是从天上飞落而降船头的仙女,很有活力。据说她所到之处就会有胜利 ,她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大胜,真是个具有活力的女神。

当黄静洁美女带着观众的问题问龚馆长:1.“卢浮宫为什么叫卢浮宫?”龚馆长的回答很巧妙,他说“专家没有定论”,建在城外,与卢和狼有关,寓意防御性的塔楼或城堡;
2.“卢浮宫的晚上有没有发生过别的事情?木乃尹晚上会复活吗?”龚答:木乃尹躺在玻璃器里,晚上我走得早,好像没有动过;我走后她是否动过,可通过监视器查证。

听着两位的对话,我吓得浑身起厚厚一层鸡皮疙瘩,但还是怀着好奇和渴望连续观看了三遍回放,“三游卢浮宫”后,才真正明白了“三块石头”的意义,才明白了黄女士所说的重要话的含义:“谁读懂了历史的秘密,谁就会变得更加聪明、更智慧、更有力量去探寻我们的未来!带孩子看博物馆,就是为孩子的未来充电!”
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的人面临惊涛拍浪,临危不惧,勇敢向前,在挫折中掘起,在勇气和力量驱使下勇创未来,从而走向成功,而有的人却在消极消沉中走向失败、绝望甚至消失。我突然觉这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存在的状况和教育的变革有着某丝联系和相似之处。
一根网线牵,学习不孤单;勇敢去未来,在家游天下。三游卢浮宫,启智长精神。世界那么大,真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