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现在会是在哪里

茫茫人海,如果我们从不曾相遇......
就在半个月前,写完助推申请【用一季的成长,换千里的践行】,当时还在想如果F53是一场“意外”,我会不会来?
直到开班前一周,得到准确答复:“成功入组助推。”
就这样,我来了,带着无尽可能性,来的毫不犹豫。

头天晚上来到课程现场,见到的是海峰老师和F53助推伙伴们。
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快速破冰,毫无距离感,两天的相处下来,感觉我是回来探亲一般。
晚上开完助推会议,再次明确了助推教练的原则:
【1】只做邀请,不做要求
【2】透由协助他人成长,从而成就自己成长
【3】教才是最好的学

作为10位助推教练中唯一男性,助推的是第一小组,惊喜之外还是有期待和责任并存的。
那一天,那一刻,你出现在我生命
1.
黑框眼镜的背后,是颗能量爆棚的大脑。十月的北京夜晚还是略显炎热,他却穿着长衬衫,额头冒着汗水,花一个小时的车程专门来探班。
“我到啦,你们在哪呀?”
人未到声先至,这种开场方式,我暗自叹喜:又一枚小宇宙即将爆发。
“呀,你今天穿的真SQ...”见到我第一句话便是“夸赞”
“还有谁来啦?”
“金凤姐她们都到了,还有佳斌也刚到。”我这边话音未落
“佳斌,佳斌,你在哪呀,我们在这呢...”这位又开始招呼上了...
两天的课程里,他带领大家积极听讲,参与互动,组里氛围高涨到爆棚。
我不时发现,全场总有大批眼光注意到我们组,即便我们换了三次位置,围观的目光却从未停止。
他,好像从未感觉累过。
学习,聚餐,复盘,只要看到他,你就不好意思休息。
他,就是许先森。

2.
会场前方有人在向我招手,我想,肯定认识,即便我看不清是谁。︿( ̄︶ ̄)︿
因为提前一晚我7点才赶到北京现场,有几位组里伙伴已经先到听当晚的分享。在群里我得知大家已到,但是不知道大家坐在哪里。
群里问了一下,便看到热情的伙伴发来座位照片,看我环顾会场时,便主动向我招手,我顺着指引过去。
当时晓敏和金凤姐都在群里回复,并说坐在一起。
大家之前未曾相见(即便我细心去找照片,也是未果),结果握着她的手,问出了另一个名字。
不过这也使得她在在我心中留下了抹灭不去的记忆。
她是长春人,不管是从当晚分享遇到困惑时,主动站出来帮大家辨别真知,还是后来两天学习,聚餐,组织大家复盘,言语行为间无不透露着热情和知性美。
她,就是金凤姐。

3.
刚找好凳子坐下,便有人转头笑着问候。
“天宇,你来啦,终于见到你了。”
“恩恩,刚到,你是....哦,不要说,我知道啦”
她来自广州,比我还小两个月,没想到同城出发,却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初次相遇。
年纪虽然比我小,能力很优秀。一边忙碌着BMW汽车公司的业务,一边做着自己的海货实体店,90后的生活态度,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实属佩服。
课程观察中,她总是静心听着大家的想法,默默思考一番,再抛出自己的看法。
不争不抢,但有自己的坚持。
据说,这次我们能在一组,还是她特意调换过来的,谢谢鼓励。
她,就是晓敏。

4.
组建小组群,我发了一个红包,说谁的“手气最佳”,要第一个自我介绍呦。
这份幸运砸中了她。
她告诉我,自我介绍删删除除了很多次,看了大家的交流,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了。
贴出来的介绍里有一句:“表里如一者。”
我的第一念想就是——善良的人。
她是第一位早早来到学习现场的,来后一直不闲着,帮忙给大家整理物品,检查桌椅的排次会不会影响大家上课体验,细节考虑的很周全。
我在心中默默的竖起了大拇指。
人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我想说:“因为她们本身就很优秀呀。”
每次见她都是微笑面对,礼让待人,“天使”般的温暖,暖化了我们。
两天课程结束后,她感动的留下了泪水,本想着留下帮忙,但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那份感动,生怕大家为她担心,自己默默离场,后来一直说着抱歉。
您带给了我们那么多温暖和善意,我们怎忍心再怪你离开呢?
她,就是晓丽姐。

5.
一转眼,有个人坐在了组位上。
我过去打招呼,见到的是他阳光般的笑脸。
他是第一位在组里发送红包的伙伴,主动破冰,链接伙伴。
由于大家第一次见面,还略显腼腆,但我一直相信敢于自称“吃货”的人,绝对有颗炽热的心。
聚餐吃饭时,他很清晰的谈论自己对学习的见解,句句中肯,深受启发。
所有的言语,都不如一句“我懂你”来的实在。
因为我也算半个吃货,甚至还会内敛,但是我们有想法和行动。
第二天得知他要赶高铁回去,看了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回头一看他还在。
我便过去主动建议:“时间不早,该走了。”(虽然离别是那么的不舍)
这份不舍我们谁都没说,只是从十楼佯装轻松送到楼下,在互道祝福后,给了对方一个发自内心的拥抱,望着他的背影离去。
他,就是佳斌。

6.
她,善于倾听,落落大方。
一个转身,她来了。
我拿着专属衣服和标签前去打招呼,仅仅聊了两句,她就让我感受到沁心般的舒服,没有陌生人的寒暄,没有初次见面的客套话,有的只是盼若我邻家姐姐的真诚。
我对每个人都记录了感受,在她这里,我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因为笑容相随,显得谦虚亲和,谈笑甚欢时永远是开心的笑容。
我不知道这种亲和力如何练就,也许是生活的沉淀,也许是自我的养成。
一个人时,温文尔雅;与人交谈时,力显尊重。
让我动容的是,送她到楼下离开时,她还是不忍心麻烦我来帮忙,生怕我累着。
她,就是真真姐。

7.
第一次大家在一起聚餐吃饭,就连聊天都说的头头是道,大家点头称赞。
最初微信聊天,也是简短只说重点回复,略有一丝“高冷”。
然鹅,经过交流,并非如此。
聊天时,她主动提起了自己的孩子和我同名,还主动把我的照片给孩子发了过去。
她说:“起初,看到组里90后,还在担心会不会过来学习交流有距离,但钱都交了,还是先来看看吧。”
结果这一来,她自己吐露,其实自己多虑了。当一份距离感消除后,大家变得无话不谈。
起初,我在F53群做了一个拼房统计,想帮助大家链接伙伴解决住宿问题,后来才知道,帮到了不少自己组里的伙伴,甚至她们还同睡在一张床。
从未见过面的人,只因为这份缘,便聚在一起,瞬间近成了家人。
后来她一直鼓励我们大家持续行动,发现她也是在用行动证明,一直在分享传播,热心帮助更多的人。
她,就是健美姐。

8.
“来来来,借过一下。”
“艾玛,书弄倒了,不好意思,来来来,我帮你。”
她,姗姗来迟,进场两句话,就引起了全体助推教练的注意。
心想这个人性格豪爽,有机会要聊一下,结果就看到她坐在了我的组里......
不管是学习,还是聚餐,什么时候该点餐了,什么时候该讨论什么话题了,她总能恰到好处的引领大家的节奏。
她是表面看起来和报告结果差距很大的人。我问她什么时候做的报告,她说睡觉的时候,睡醒了,报告就做完了。(我说姐姐,您心可真大)
一直在想着她自己的报告如何解读,不过得益于此,我多了一份关注,后来她用行动给了我答案——报告显示的工作行为特质,还是很准的。
也许你会觉得长得好看的人容易靠脸成功,但我一直相信,一个真正有想法的人,会通过努力让自己升华。
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让她“心系家乡”,之前回到国内一直在新东方教学,所教的学生对其评分很高,目前回到了家乡就职,她热情豪爽的背后,内心隐藏的能量也一定不小。
她,就是黛西姐。

9.
一直觉得F53第一组是个特别的小组,就连人数都要与众不同。
我说有9个人,大家都说不信。
那大家看看,这是谁?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又会在哪里
我们组里的伙伴,来自8座不同的城市。
线下课程结束后,金凤姐,晓丽姐,健美姐一直忙碌在新的学习征程上。
就连国庆8天假期,也一天不闲着:
从家乡飞到北京学习3天4D,再从北京飞深圳学习5天“闪光计划”+4D,之后飞回各自的东北和新疆,真是“丧心病狂”的一群人。
并且,已经有组内伙伴现在就申请F56天津场的助推教练了。

F50的组长慧敏姐用行动影响我:天宇,想要改变,你要先行动,再去影响他人。
我说:“恩,我会的。”
如今,看到大家的行动反馈,已经很好说明,谢谢大家的鼓励。
缘,妙不可言。

PS:
这篇文章,看到的是大家,复盘的是我自己。
文章写了4个小时,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好像又重新过了当时的两天。
脑袋里不停浮现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期间边写边停下回想当时大家的互动。
大家说话的声音缭绕在耳边,还是那么熟悉,清晰,尤其忘不了最美组长“魔性”的笑声,想到这些就会心的笑笑,喝口茶,继续写。
我始终相信,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记录,是怕自己模糊了记忆
毕竟,苍狗又白云,我遇见了你

能看到文末,同是有心人,以表感谢:
扫码上图免费进入“DISC生活馆”交流学习
一起多走一季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