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IT·互联网

创业八年二度易主,易到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人  85d28865a9f0

作者:龚进辉

日前,前易到政府事务副总裁吕艺公开炮轰易到CEO巩振兵欺凌员工且能力、人品差,并放出一段自己在饭局上向巩振兵磕头的视频,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易到官方发布的声明则完全推翻了吕艺的说法,并道出事情原委:吕艺曾在10月25日打砸人力办公室,造成恶劣影响引咎辞职。吕艺曾向公司及股东韬蕴资本索取离职赔偿费用,但无果,此后多次表达对公司及巩振兵的不满。

易到官方表示,该视频从饭前邀约、酒后磕头、拍摄角度、拍摄配合等事实来看,有蓄谋安排的嫌疑,并直言这是“一场险恶有预谋的饭局”。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易到这场激烈的口水仗让外界看得目瞪口呆,不少人的内心OS或许是:易到都混到这步田地,还有闲心窝里反?

在我看来,这场纷争无论孰是孰非,都难掩易到的尴尬局面。在网约车市场监管愈发趋严的大背景下,即便其没有上演内讧,也难以扭转市场下行的趋势,各种昏招促使司机、乘客加速流失。

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在易到内讧升温之际,易到客服外包供应商控诉易到至今拖欠数百万元款项。易到实际控制人、韬蕴资本创始人温晓东曾承诺还款,但还了一部分欠款后便不再兑现承诺,甚至想动手打上门讨债的供应商。

温州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全行业都把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客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行业巨头滴滴下定决心自建客服,易到连成本低的外包客服都不重视,一旦乘客乘车途中发生危险,无法得到安全保障或是大概率事件,易到未免得不偿失。

如今,易到的最大悲哀在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作为网约车市场最早的玩家,其从2010年起航,至今已深耕8年有余,但一路走来历经坎坷,无论是周航时代、贾跃亭时代还是现在的温晓东时代,都未能跻身行业主流,始终局限于小众市场。

更为准确地来说,在贾跃亭控制、周航操盘的2016年上半年,易到完成“百万日订单、新增百万司机、新增百万车辆”三个百万目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用246天实力演绎互联网江湖中第一个起死回生的传奇。

不过,事后易到为这短暂的高光时刻付出了巨大代价,日均百万订单是由充返而来,即补贴,对于易到资金链是个不小的压力,而半年后乐视生态的崩塌使易到处境更为尴尬,引发司机提现困难、拖欠供应商款项、乘客打不到车等连锁反应,这才有了周航与贾跃亭公开决裂的一幕。

我认为,易到之所以沦落至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周航、贾跃亭、温晓东“三个爸爸”均犯了一些错误,使易到陷入被动状态,被动不仅指市场地位,也指企业命运,只能靠卖身换取新爸爸资源导入来续命,令人唏嘘不已。

先说周航。周航曾反复提及让乐视控股易到是无奈之举,因为没得选,但如果他没有犯两个致命错误,2015年10月易到命运或许可以操控在自己手中,也不至于成为乐视汽车生态的一环。

一是对行业形势的误判。2013年,易到投资人、携程掌门人梁建章建议周航把专车价格压到最低,但遭到后者拒绝,理由是不符合经济规律,周航固执地认为自己对市场的把握最准,提供一个高品质、差异化的服务。

后来易到的境遇证明,他对未来竞争的血腥程度没有足够预见,归根结底是鸵鸟心态作祟,自以为对手不敢低价。直到2016年,周航才明白,共享经济最重要的是便宜,光靠品质的提升,聚焦在相对较小的市场上,指望市场慢慢长大行不通。

二是消极对待融资。2014年成为易到命运的转折之年,2014年之前,其是专车领域的绝对老大,但随着2014年下半年不差钱的滴滴、快的两大巨头杀入专车领域,大打补贴战,易到领先优势迅速被蚕食。其实,易到原本可以跟进补贴策略,至少抵挡滴滴、快的一阵,但周航在融资上的决策失误,使其陷入尴尬境地。

2014年上半年,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6家投资机构找到周航,希望参与易到新一轮融资,但都被他予以拒绝,理由是易到没必要拿股权去换那么多钱。很快,周航就为自己的任性决定付出沉重代价,滴滴、快的在专车领域的异军突起,对易到形成巨大冲击,业绩不好看后再寻求融资变得无比艰难,2015年想参与战争的机会都没有,易到面临被淘汰出局。

周航曾表示,如果回到过去,2014年拿融资时绝对不手软,易到后来在市场上的失败,就是从2014年没有拿融资开始的。2015年,易到无力参与补贴大战,“只能转着圈打外围,根本进不了核心战场。”最终,穷途末路的易到不得不接受乐视投资,出让70%的股权。

再说贾跃亭。正如前文所述,2016年6月易到实现日均百万订单看似风光,但为日后发展埋下了隐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含金量不高,非常考验易到资金实力,而这恰恰是其软肋,要不然也不至于卖身乐视。换言之,高额充返到头来需要由乐视买单,但这显然不切实际。

随着2016年9月乐视手机被曝出拖欠供应商款项,揭开了乐视生态的危局,银根紧缩的贾跃亭连亲儿子乐视都自顾不暇,哪有闲心管易到死活。因此,2016年底到2017年4月,易到接连遭遇融资受阻、拖欠供应商费用、创始人周航离职、司机提现困难、乘客打车难且贵等窘境,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2017年4月,周航踢爆贾跃亭挪用13亿元借款,使易到内部矛盾正式公开化。原来,易到当初获得的14亿资金,并非由银行提供,而是由一家第三方平台中泰创展提供贷款,乐视只是借南京银行的通道以乐视大厦进行抵押。该项融资具体由时任乐视控股CFO吴辉操盘,主要用于包括易到在内的乐视汽车生态的日常经营资金周转。

其中,1亿用于易到,13亿用于乐视汽车生态。这意味着,易到作为借款主体,借14亿只到手1亿,却需还14亿,这对于资金本就捉襟见肘的易到无疑是雪上加霜,被贾跃亭坑惨了,而周航事先完全被蒙在鼓里。不难看出,贾跃亭压根没想过助力易到发展,而是把其当成融资工具,为自身造车事业拓宽财路。

因此,周航与贾跃亭闹翻并不出人意料,表面上看完全暴露易到处于危险境地,并非明智之举,但换个角度看,生父与继父决裂未必是坏事,不仅在舆论上给乐视施压,还间接促成了易到加速去乐视化进程,其虽命运多舛但仍是优质资产,这才有了后来韬蕴资本接盘易到、乐视系高管悉数退出的一幕。

最后说温晓东。去年12月底,温晓东治下的易到确定了“一体两翼”的全新战略:将打造以网约车为主体的全新业务线,并行发展汽车金融和境外出游业务。这本质上是对易到商业模式的重构,即不再以司机佣金抽成为主要营收来源,而是把网约车当成媒介,真正的盈利点是汽车金融、境外出游,以及运营乘客车内时间和场景的能力。

因此,你会看到,易到宣布自4月1日起在司机端免佣金,乘客端则承诺同标准车型全网比价,差额十倍奉还。同时,从4月开始,易到逐步在司机车内上线集出行服务、娱乐服务和泛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车载智能大屏,向开发车内场景、利用乘客车内时间资源迈出了重要一步。

引入中信银行成为第三大股东,是易到坚定推行“一体两翼”战略的底气。在向司机和乘客释放利好后,易到司机数量、乘客数量和日交易量的确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难以助力易到真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因为其自始至终都是小众,加上专车市场竞争激烈、网约车监管趋严等外部因素,完成量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除了高额资金投入,还有创业者最为宝贵的时间,这是易到无法承受之重。

仔细分析易到商业模式,你会发现其的确是专车市场的一股清流,但在互联网行业并不是新鲜事物,即把网约车当成获客载体,再通过增值服务盈利。换言之,易到商业模式想要跑通,需重点发力乘客数量、乘客粘性两大指标,但其目前处境不容乐观。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无论是网约车渗透率还是月活,易到都不占任何优势,月活仅为111万,并且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同时,在专车用户满意度方面,易到仅强过滴滴,落后于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由此可见,尽管易到很有魄力地使出平价来吸引乘客、免佣金来争夺司机,但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其整体业绩短期内有所起色,但长期来看将趋于疲软。

今年5月,新任CEO巩振兵的加入并未使易到迎来预期中的蜕变,反而内部经历多次公司搬迁、司机上门讨要欠款等风波。直到10月中旬,易到司机端提现难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韬蕴资本入主后,发现易到整体负债由乐视承诺的20余亿飙升至近50亿,而且乐视一直试图以此来干扰易到正常运营,破局难度陡增。

今年8月,易到难得传来一个好消息,韬蕴资本与A股公司赫美集团签订协议,其一致行动人王菲、中植系旗下中泰创盈,向赫美集团转让易到53.82%的股权,一旦交易落定,易到将迎来第三次易主。不过,11月14日,即易到爆发内讧前夕横生枝节,赫美集团宣布终止与韬蕴资本的合作,外界猜测或与不愿接手乐视通过不正常关联交易产生的债务有关。

如今,吕艺与巩振兵互相指责,使易到内部矛盾彻底台面化,加上错失新靠山,外界赫然发现:温晓东接盘易到近1年半以来,整体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与乐视的纠缠固然拖累其复兴进度,但自身在战略落地、内部协同亦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温晓东时代的易到并不比周航时代、贾跃亭时代强多少。

一个不争的事实,身处内忧外患的易到别说无力展现未来可期,连步入发展正轨都不易,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