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我还没有准备好——记我的2017广州马拉松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海谈
400,我还没有准备好——记我的2017广州马拉松

昨天,我跑完了自己的第十个42.195,本来的目标是跑进4小时,给自己的两年跑马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逗号,但最后以4小时05分安全完赛。

未能收获完美,但也不觉遗憾,因为自己尽力了。

从2014年中签广州的迷你马拉松开始,自己就算正式走上了马拉松这条既枯燥又有挑战性的道路。

然而之后的2015、2016、2017,我三次报名而未能中签,广马赛事组对我露出高冷的态度。

2015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免费的赞助商名额,跑了一个半程马拉松;2016年广马比赛日,在困难重重之下,恁是自己刷了一个线上全马;今年则是在报名截止日前,买到一个赞助商名额,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真可谓广马虐我千百遍,我待广马如初恋。

400,我还没有准备好——记我的2017广州马拉松

之前觉得全马跑进400,对自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上个月杭州马拉松的4小时零21秒,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原来,我与400之间的鸿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层薄膜。

杭州回来后,为了尽快恢复,减少了跑量,开始每周定期练核心,也开始练间歇(事后得知最多只能算速度跑,不是合格的间歇)。

这一个月发现自己十公里平均配速能跑进520了,最快配速能跑到4分钟47秒了,马甲线也更明显了,体重略有增加,但穿衣服的感觉没变,又自我暗示,一定是增肌了。

虽然知道是一场苦旅,但全马进四似乎是一个稍微一跳就能达成的目标。

和一个悦跑圈的朋友一起相约进四,刚开跑,又被人从后面抱住,一看就是小伙伴,于是,三人一组,一起奔跑。大家相约,配速舒服就一起,不合适就各自飞。

起跑后两公里都没跑开,无法跑出计划配速。

十公里左右,小伙伴见我提速,就没有继续跟了,和平分手。

十三公里处,我飞掉水站,另一同伴进水站,于是又分道扬镳。

原计划前半程按5:30平均配速,后半程按5:45内平均配速,听着悦跑圈的配速提示,感觉勉强达标,不曾料想的是预计太满,悦跑里程比实际超出整整一公里。

只是发现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无力提速了。

400,我还没有准备好——记我的2017广州马拉松

一路张嘴呼吸,听着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对比自己以前的鼻式呼吸,知道配速已经达到自己的极限。

41公里处,踏入海星沙,终点在即,知道破四无望,还是尽可能加快迈步,期望离四近点,再近点,居然呛气了。自我调整,没有效果,感觉呼吸困难,赶紧放慢脚步。待稍微平顺,继续奔跑。

冲过终点时,屏幕上的时间是4小时09分,刨除等待起跑的时间,知道离尽成绩四小时隔着四五分钟的距离。

失望是有的。

每一场马拉松,都是一次洗礼,一次检验,一次许愿。

对照这次的配速表,仔细回顾全程,自己找不到还能挤压的空间,这就是自己的真实实力。

驾轻就熟400,我还需要努力。

但反观自己的两年十马,一直随性跑,从最慢的4小时50分钟,到最快的将近四小时,进步还是挺大的。

400,我还没有准备好——记我的2017广州马拉松

随着跑步朋友的增多,大神也越来越多,意识到跑步也有舒适区,也有垃圾跑量。

要想提升成绩,需要科学训练,需要正确跑姿,需要精准的方法。

是这十场马拉松让自己变得功利忘记跑步的初心了吗?应该不是。

这是对跑步成绩的追求,更是对生活方式的追求。

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开的关于读书、跑步与生活的公众号,自己被分配到苦逼的跑步板块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