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想法散文

这里,“斜杠村民”越来越多

2022-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苏州的蔷薇花开

新华日报定制稿,简书留存:

□ 通讯员 金华 赵凯斐 本报记者 庾康 文

本报记者 张筠 赵亚玲 摄

职业名衔多了用“/”区分,让“斜杠”成了一身多职的代名词。时下,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斜杠村民”也越来越多——原来种田的大娘,到村头的咖啡店打工,娴熟地拉出咖啡花,不比城里咖啡店差;世代务农的大伯,成为蚕桑园的“田管家”。

在震泽镇长漾湿地片区,依托一二三产融合的农文旅新业态,越来越多的新村民在咖啡店、蓝莓园、卡丁车乐园等新业态打工。据不完全统计,震泽长漾湿地片区众安桥、齐心、金星等村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苏小花田园咖啡吧、齐心乡邻中心等新业态里,390多名“斜杠村民”乐呵呵地干着和原来不同的活计。

68岁的徐金妹是众安桥村人,白天在村里的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上班,她拉出的咖啡花,城里人直夸漂亮。晚上下了班,再到旁边的月圆饭店兼职,足不出村,一年收入五六万元。

51岁的周蓉,在“五亩田”民宿当管家。她家就住在“五亩田”后面。客人一声呼唤,随叫随到。问起薪酬,周阿姨笑眯眯伸出四根手指,捂着嘴笑。看得出,周阿姨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庭接送孙子。

68岁的吴小羊和67岁的周勤娥是三扇村村民,夫妻俩都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的员工,小羊伯伯摇身一变成为蚕桑园的“田管家”,周阿姨是育蚕课堂给孩子们讲述蚕宝宝故事的老师。小羊伯伯夫妻俩除了在“太湖雪”打工,还承包了300亩稻田,家庭年收入达20多万元。

新业态催生了大批的“斜杠村民”。齐心村副书记宋华峰说,他们村里就没有吃闲饭的人,农忙时节到合作社打零工,一天有100元收入。村里成立稻虾共作田园综合体后,同一块田里,5-6月龙虾上市,7月份开始种植水稻,大家忙得不亦乐乎。2022年端午节,村里举办了龙虾节,游客们来到村里钓龙虾,吃农家乐,住民宿。游客多了,收入也多了。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年都没这么热闹!”

2021年底,吴江首个国家级室外卡丁车赛道落户震泽长漾湿地公园,试营业期间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赛车爱好者。当然,一批“斜杠村民”又上岗了。“卡丁车”乐园总经理岳占彬来自上海,问其为何选择在震泽创业,他说就是因为看好震泽是长三角核心区,未来整个震泽长漾湿地的发展空间巨大,“体育+文旅”所带来的叠加效应,将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新杠杆。

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高兴地介绍,乡村振兴的根本宗旨是让群众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震泽镇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在有风景的地方培育新经济,长漾湿地片区的农文旅融合提高到新的水平,田园乡村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涵盖食、住、游、学、购、娱各个领域,新业态盘活了经济,更多的村民在这里捧上全新的、收入更高的饭碗,幸福感不断上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