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求医记

2016-11-29  本文已影响45人  杨爱民

手臂因受伤引发了大面积皮下出血,最近常常跑医院。

手臂是被高处坠落的沉重书箱砸伤的,开始以为没什么,疼过去一阵就好了,小毛病,就没太在意。后来一根肌腱翘起来了,从手腕直到臂弯,绷得紧紧的,像一根硬梆梆的铁丝。接着就是皮下明显出血,青一块紫一块红一块,虽没有血流出,可是看上去竟有点触目惊心。这才觉得有必要去看医生。

第一次先去了一家骨科诊所,大夫按了按我的臂弯,问了原因,道:我这里有检查仪器,就不给你做检查了,吃点药,贴几副膏药差不多就好了。听他的意思,让我省了好大一笔检查费,占大便宜了。膏药有四帖,和口服药一起用两周,报出的价格令我大吃一惊,眼镜好悬没被惊得掉下来。翻空了钱包,居然不够,幸亏有老娘陪伴前来,幸亏老娘没忘了带上钱包,不然,颜面尽失事小,能否走得脱身才是大问题——那膏药可是现场配制的呢,你付不出钱想一走了之?门儿都没有!谨遵医嘱,膏药贴上,按时吃药,可第二天胃部就严重不适,全身无力,头晕恶心,想来想去,只能是那药的缘故,遂停了药,不适症状渐渐消失。回想那医生的腔调、收费的高昂,一怒之下,把那天价买来的一堆药渣扔进了垃圾桶。四五天后,贴过膏药的皮肤开始起泡溃烂,遂揭了膏药,如前弃之。手臂肿痛依旧。

无奈,继续求医问药呗。第二次找的是亲戚推荐的医生,一位大医院退休的中医外科大夫,仍是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开出一张方子,让照单抓药、煎熬热敷。这次因有熟人陪伴,药价并不贵得离谱,颇容易接受。敷了一天后,觉手臂轻松许多,尽管肌腱如“铁丝”般依然翘着,心中仍忍不住窃喜。可此后几天,并不见比第一天好转多少,心里开始一天比一天失望。每天早晨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和昨天毫无异样的手臂。同时,敷药部位开始出痱子,每敷一次就出一次,竟然有层出不穷的趋势。看来,此药方亦不可用。

在周围众人的建议和催促下,终于,我决定拿这小病当大病去医,来到我们这个城市最大的、最具权威意义的、据说囊括了全市医界精英的那所医院,挂了专家门诊号,信心十足地给自己打气:前面的大夫不都是只给治疗不谈病名吗?今次必要弄清这个症状叫做什么,除非疑难杂症,否则没有在这家医院治不好的道理。兴高采烈地走进外科门诊1诊室,一位三十岁左右体态偏胖的大夫正如一闲情垂钓之人,浏览着电脑网页。见我进来,示意我坐下,听我陈述完症状及此前采取的治疗措施,他拎起我的手臂左看右看一番后,道:“不麻?嗯,那就不是神经的问题。不疼?那一定不是砸那一下引起的。翘起的那不叫筋,正确的叫法是肌腱......”我强调:在砸伤之前,我的手臂一切完好,没有任何不良情况,症状也是砸伤后才有的。“那这条肌腱翘起来就是你贴膏药或擦中药引起的。”他煞有介事地猜测。我果断地打消他这一错误判断:是因为手臂上有东西翘起来我才去看的医生。他对我的固执深表无奈,任我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根本无视我治疗前先有肌腱突出的陈述,他武断的口气仿佛一个大人面对一个嘴上粘着饭粒却硬不承认偷吃的孩子。忽然,他不再听我纠正他的先入之见,说:“要不,你找我们主任看吧,就对门那间诊室。”我犹豫地问:这样可以吗?可一想到那主任必定是位专家,就顾不得什么,径自过去一试。

主任是一老头,七十岁左右的样子,稀疏的头发染得漆黑发亮,白大褂里面露出鲜艳的红色T恤。他脸冲着电脑,不开口,我也不敢擅自开说,唯恐打断了主任的工作。等他终于把眼睛从屏幕上移开,尽管并不看我,我还是忙不迭地把情况说了,请求他,能否屈尊按一下发病部位。但看得出,主任并不想屈尊,只扫了我的手臂一眼,又把目光又转回电脑屏幕,不屑兼不耐烦地说:“静脉炎,什么肌腱哪筋的,连这也不懂!”我心里惊讶了片刻,感情这症状终究还是有名字的,前面的大夫不曾有一人清楚地告诉我这是什么病。静默了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地问:那,怎么办呢?他像是跟谁赌气似地说:怎办?吃药。之后,把一组数字写在一张两公分长的纸片上——11137210。我不懂这组数字意味着什么,忍不住问开的什么药。主任口气依然:“交了钱拿到药就知道了。”我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为自己无知如是而顿感羞愧万分。速速赶去划价处,只见那医务人员啪啪啪在电脑屏幕上输入纸片上那组数字,药名和我的大名同时出现,但只是昙花一现,仿佛怕我看见似的,那人马上切换了界面。告诉我:87元。鉴于前几次的经历,我没有立刻掏出钱包,窃想:何不记下药名到药房问问价钱呢?万一在药店买更便宜,何必当冤大头呢?知道对方不会告诉我什么药,据说现在医院规定有什么处方权。只好来个声东击西,可怜巴巴地求窗口里那人:让我看一眼刚才输入数字那页吧,真的是87元吗?我有权知道吧?对方无奈,又切回去,仅不到三秒钟,立刻又切换掉了。这三秒钟足够我看清并记住了那几种药名。因为怕时间久了忘记,急急跑到无人处拿笔写下药名。不能付款的理由是:今天带的钱不够,下午再买。对方叮嘱道:过了今天就作废了啊。我应着知道,离开医院,来到街上,找到家药店,出示药名。原来都是很普通的常用药,无需处方即可买到,价钱一共是24元。

刚刚吃完药,决定坐下来把自己的求医经历记录下来。至于这次药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但愿那位专家的诊疗水平不像药价那般含水量太大,那样,如我一样的病患才算是有福了。其实我还有一句更想说的话:从我再三再四求医问药经历的细节里,你能悟出点寻医秘诀的话,我这堆文字就不算白写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