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矫情故我在

有一种课叫心理课(四)——时间的影响

2017-01-07  本文已影响277人  黑远智is白菜帮子

最开始是有感而发,所以写了一篇《有一种课叫心理课》……当时没多想,后面顺序着就开始按着这个题目写下去,但是现在愈发觉得:除了第一篇,后面都不是在说心理课了,而是上心理课的感受和心得……所以,只能用副标题了……

本来是真不打算写了,只是最近的一些事,让我又想到了一些内容……

这次的内容,是关于课堂中的时间安排:

心理课,为了活动的深入和效果的显著,拖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为了不拖堂而匆匆结束,那是对于课程效果的不重视!所以,课堂中“充分”更重要……

我是这么想的,所以一直没关注时间的把控问题。直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我真的需要重新思考课堂各个环节中……时间……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

(一)时长可能会让活动目的跑偏

课堂里,心理活动发挥效果可能是在过程中,也可能是在结果呈现的时候。当然,不可能每个活动都在这两个时刻发挥着同等的影响,它总会有一些偏重,总会有一些更需要“结果呈现”来发挥作用的活动。这样的话,就自然不必把过程进行的那么“充分”,太充分,反而会让学生关注在其他的问题上……

有时候我们的头脑风暴是为了“想到”,而有时候的头脑风暴,是为了罗列出一些条目进行后续操作。无疑两者在进行时间上会有很多不同,如果是后者的目的,讨论就不用“充分”,过程时间太长反而不是好事:

一节讨论归因的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凡事发生总有很多原因共同作用,我们选的不同也会决定我们的行为。为了明白这个,老师想让学生“头脑风暴”一下,想想如果一个人迟到会有哪些原因?“起晚了”,“堵车”,“忘带东西”,“等朋友”……其实这些也差不多了,但是讨论气氛不错,继续吧……5分钟引入的活动被默许再充分一些。

后来呢?“被打劫了!”“路上有个口香糖吧鞋黏掉了……”学生们脑洞大开,班里的气氛从活跃变成了搞笑……老师花了好久才又回到了正轨……

学生表达时间长短根据课程目的而定,这并非是阻止他们表达。按照课堂的设计,每个孩子肯定有更合适的表达机会,也会有更有表达意义的机会……反而从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来看,有些“充分”反而是有害的,适当暂停“积极的表达”也是有其意义的!

图片来源网络

(二)时间会冲淡结果的价值

依旧是对“以结果呈现为效果的活动”而言。有些活动结果呈现的内容,就是为了造成一个认知冲突,孩子们产生了思考,就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类似的活动,结果的价值已经是固定了,但如果时间在合适的范围内被增长了,从性价比的角度看,无疑就是亏了。

有些课堂会被别人评价肤浅、没有深度亦或者被认为干货不多,太水。这未必是课堂内容真的不好,但是可能10分钟能达到效果的活动,被拖成了40分钟……

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职业的了解是少得可怜的,我们决定让学生小组讨论,把他们知道的职业都尽可能多的列在黑板上,然后老师来划去他们提出重复的职业。当孩子看着“如此搜肠刮肚也才有几个互不相同的职业”时,那种震撼已经无需多言了……

但是我后来发现:当职业列的足够多时,再继续列也不会有更大的影响……反而如果我们被孩子热情感染,让他们列上十几分钟时甚至列个几块黑板的时候,“花了那么多时间也就是说个这事儿”的感觉慢慢冒了出来……所以那个活动设计最多10分钟,甚至我还在考虑减少“划去职业”的时间,为了能更好的彰显活动的价值。

为了呈现一个结果,我们总要在过程上花一些时间,但如果结果的追求固定了,我们下一步的追求就是如何精简过程的时间。必要的时间是为了“必要的充分”,但多余的“充分”就会变成钻石上的尘土,越多反而越会掩盖钻石的光芒!

图片来源网络

(三)学生会觉得投入更多时间的那个才是最重要的……

课堂上,各个环节时间分配虽不能说是绝对,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学生传达课程的重心。最重要的部分总是需要多花些时间去深入,但课堂上也会出现并不是最重要的环节却不得不耗掉很多时间的情况。在这些环节中,我们没有再过多的进行探讨,仅仅是其本身的耗时,就足以影响后面那个我们更想深挖的环节。

一次讲述乐观的课程,为了让学生觉察到关注积极的事件会改善我们的心情,我让学生们分享一天中的三件好事。学生开始从想不到,到纷纷表达,课堂氛围从严肃变成轻松愉快。这时我问一句:“现在你们的心情如何?”

这个问话要想有足够的分量,务必要有足够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好事,整个氛围有所变化的前提下,才能让人觉察的更加深刻……可是它也带了了一个弊端:仅仅让孩子认识到关注积极事,这节课并不完整,最关键的是后续那个如何积极看待挫折的体验……可是关于乐观的课,如果不提这个又显得不够完整……但是这个活动后,下一个真正的“重心”也真没了时间……而那节课学生的反馈,也变成了“关注好事”(有意义么?有,但本可以是更深的那个)

在课程设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个环节只有这个活动最合适”的时候,但也常常会遇到“这个活动虽然合适,但时间太长”的时候……都想要就等于都没有……为了那个最重要的,我们也必须反复思考如何把时间带来累赘尽量的消去!

图片来源网络

(四)有时候活动的形式的变化,就能让时间有所变化

时间可以隐含的传达给学生很多信息,仅仅为了时间感的不同,也需要我们反复琢磨一个活动所消耗的时间需要长,还是需要短。

1.上面那个“关注好事儿”的例子,有人建议那个环节可以让孩子先写,然后小组写在展示的板子上,被“好事”围绕后,也能有所感触,相对时间也缩短了~

2.上面职业那个活动,也有人提议制定一个规则,让学生各组相互划去重复的,留下有争议的老师一并解决,时间在必要范围内,又一次得到了缩减的可能。

3.一个20秒拍手的活动,当这个短活动成了课堂的重心时,我们也要设计问题链:第一次拍手后,起初认为是多少?做到多少?现在认为多少?第二次再拍,增加了么?谁有哪些心得?第三次拍,下降了,为什么?但是多几次练习更熟练后会拍到多少?——有时我们认识会低于自己真正的能力;挑战不光是勇气,也需要方法;失败也许有其他原因(累了),但我们知道能做更多……

一个很好的活动,如果因为时间不匹配而被浪费实在是可惜。活动是死的,人是活的。操作形式的改变,自然也会带来时间的改变。当然,前提是觉察了时间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五)在目的下取舍成长点

有些活动真的太好了,形式真的不知道怎么改了……再改?那活动的好多意义就会丧失了。当我们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到原点:这节课我们到底要干嘛?

我们来北京就是为了看天安门,最理想的路线从景山、北海、故宫这样过去。这样绝对精彩,但如果真的时间怎样都无法实现时,我们只能试试在外围看看景山、北海,直接去天安门吧!

如果为了那个“最想去”的地方,我们也需要舍弃一些“原本很好,但不是这节课最想要的内容”……

一个体验的活动,最能让每个参与的学生一下认识到自己对于归属的渴望……但作为引入活动,太耗时。虽然每个人体验才有效果,那这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间接体验:让几个孩子上来,然后追问感受……毫无疑问,这样做让这个精彩的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但如果当这节课重点是“探讨我们如何团结其他人”而不是“归属多么重要”时,它的牺牲是必须的。

小组中一名同学被其他人赞美的活动,它既能够挖掘感受,传达表达欣赏和赞美他人是多么重要,同时也能从感受深化,什么样的赞美更让人喜欢,赞美他人的方法有哪些?一个如此好的活动,根据课的要求,有时也只能选择其一进行。为了这节课最重要的那个目标,我们需要放弃挖掘另外一块活动的宝藏。

细化目标,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目标越细,课堂才能越扎实,目标越细,也意味着我们更要有所取舍。还是那句话:什么都想要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

PS:取舍的纠结让人难受,解决它还有一种方法:“关注好事儿”那个活动真的很好,后来它变成了单独的一节课……


只是一个活动的时间问题,置于那么反复的矫情么?矫情过后,改变了那一两分钟能对课造成多大的影响?也许真的造成不了多少影响,但就像写了那么一首诗,“推”还是“敲”都要矫情半天一样,更多的也许是要过自己这关吧。

对老师来说,一节课上出来就意味着要不停的修正。在我看来,一节在自己看来完美、展示出来等着别人围观和赞美的课是绝对不存在的。

更何况,课这种东西,想挑谁能挑不出毛病?……这里一等奖那里三等奖的事也多了去了……外界评价都接着,同时自己也绝不能满足……

我矫情固我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