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程度

2023-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沐静

若问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到什么程度,不用去听,他有多爱,说的有怎样动人,怎样的全情投入,只需要去看他做了什么。

上下班路上总会看见一对耄耋老人。老爷子搀着老太太,在乡间小路上散步。一贯的姿势,老爷子挎着老太太的胳膊,略高的身材,显得有些拖拽。老太太的头向老伴儿微倾,眼睛无神的睁着,眼皮向上挑着。任凭老伴儿拖拽着,慢慢的前行。

老太太因为多年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眼失明。唯恐出现其他症状,老爷子每天陪着老伴儿,在村子周围散步。雷打不动,不管什么天气都照样出行,每天5次,大约10公里。步子不快不慢,一边走一边聊。有行人路过打个招呼,老太太会追问是谁,老爷子也便告诉,谁家的媳妇,谁家的小子又上班了。

你若问这老伴儿有多爱老婆子,他可能说不出。不懂那爱的程度有多深,只知道这样不停的走,老伴儿的身体就会好一些,会活得长一些,夕阳里两个人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罩在他们的后背上,泛着微黄的光。

所有的爱都揉碎在这夕阳里,揉碎在每一次陪伴的行走里,揉碎在每一个脚印里。

两位老人真正的是白头偕老,一步步走向衰老,一步步诠释爱的程度。问究竟谁爱谁更多一点。或许只有剩下一个的时候,那个人才会真切的体会,究竟是老太太陪伴了老爷子,还是老爷子陪伴了老太太吧!

你总渴望别人理解你多一点,可是你理解别人的程度,有时恰恰是别人希望你理解的程度。而这恰到好处的感觉,能有几次这样的人能遇见几个。

刘孝全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始终也不理解父母当初为啥给自己取个男孩子的名字。这古怪的名字或许是她半生以来的写照。

初中毕业之后,原本可以继续上高中,可是恰逢赶上父亲生病。母亲一句话供哥哥弟弟上学,刘孝全就成为家里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的那个劳力。

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的汗水供哥哥弟弟上学。熬到出嫁,男方也是一个庄稼人,虽心有不甘却也没有办法,母亲想让她嫁的离家近一些,只为能更多的照顾父母。作为孝顺的女儿,又一次听从了母亲的安排。新婚之夜,她暗自神伤,问自己母亲究竟爱自己有多少?

结婚之后,和丈夫一起出车做买卖。两个人虽说辛苦,但收入颇丰,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女儿出生,刘孝全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生活,更加的拼命努力挣钱。

原本以为只要一个女儿,便可以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女儿身上,把自己没有享受的母爱送给女儿。怎奈公婆一心想抱孙子,在女儿11岁那年,双胞胎儿子降生。

两个儿子的到来,给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欢乐,也增加了负担。

还没有出月子,公共突发脑出血,半身瘫痪。婆婆瘦弱的身躯扛不起,照看两个孙子还照看老头的重担。

没有办法,刘孝全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丈夫和朋友,一起合伙继续做买卖。

公公卧床4年,刘孝全床前尽孝4年,给公公擦身,换洗衣物。公公去世之前,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儿子,此生一定要好好对待儿媳。如果没有儿媳的贴心照,估计公公活不过一年。

刘孝全听着公公的话,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可是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公公去世后,婆婆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不久,刘孝泉丈夫的合伙朋友在一次外出时意外受伤,没有办法,只能朋友的老婆顶上,两个人继续出车做买卖。

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的任务,依旧压在刘孝全肩上。男人外出挣钱,和朋友的妻子一男一女一起做买卖,刘孝全心里总有隐隐约约的膈应。日子要过,家要维持下去,只要男人心正惦记这个家也不会有什么事。

可是刘孝全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男人以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为由,拿回家的钱越来越少。以出车的时间越来越长为由,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天,男人已经半月没有回家,刘孝全几次打电话也不接,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刘孝全找到朋友家,得知对方的妻子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电话也打不通。两个人这才知道,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多方托朋友打听,也不见两个人的踪影,直到半年以后,刘孝全的男人回到家,居然是和他离婚。

两个刚上小学的儿子,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儿,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婆婆,刘孝全不知道这个家该如何走下去。

婆婆听闻儿子要和儿媳离婚,一气之下,不久一命归西。

操持完婆婆的后事,男人的心更硬了,抛下孩子老婆一走了之。

刘孝全哭过闹过,打过骂过,男人依旧离开家,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刘孝全欲哭无泪,发疯,孩子害怕,发呆,孩子害怕。

一个女人,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农村女人扛起整个家的担子,供儿女上学。

女儿想放弃大学,参加工作供弟弟上学,减轻母亲的负担。刘孝全扬起巴掌打在女儿的脸上,留下红红的四个手指印。“家里再困难,你也要上学。”

女儿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含着眼泪微笑。

刘孝全忘记了爱情的滋味,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三个孩子身上。

爱情留给她的只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夫妻之情已经在男人转身离开的时候,化为碎片消失的无影无踪。

刘孝全把家里的土地承包出去,报名学车,购置一辆二手车,到城里上班 。没有学历,学有技术,超市的工作时间长,别人两班倒,刘孝全一人干两人的活,只为多挣些钱,供儿女上学。

女儿边读书边打工,用自己的方式替母亲分忧,大四毕业顺利报送读研究生。女孩想放弃机会,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央求:“继续上,只当替妈妈完成上学的心愿。”

两个弟弟向姐姐学习,一直是班上的佼佼者,学校的尖子生。老师嘴里的好学生,别人眼中的好孩子,真真让别人羡慕。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里的情况三个孩子都懂,都心疼母亲的不易。寒暑假,女儿总是一半假期一半工,弟弟从来不上补习班,在家里做题学习,为母亲做好饭,等母亲下班。

女儿研究生毕业,顺利考取选调生,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母亲高兴的哭了,哭着哭着,抱着女儿笑了。

母子四人一起抱头哭着笑着。

“以后,我和你一起供弟弟上学。”

弟弟上高中后,家里出奇的安静,孩子们都不在身边的日子,女人一个人的日子单调乏味,上班、下班、回家吃饭睡觉。有时连饭都不想做、懒得吃。

一天,晚饭后,刘孝全想早早休息,敲门声响起。

“大晚上的,会是谁?”心里想着,喊一声,没人应答。

孤家孤人,尤其是一个单身女人在家,刘孝全床旁边始终放着一根棍子,防身,给自己心里安慰。

刘孝全静静的听,敲门声还在。心里打鼓,不再问。爱谁谁!

电话铃声响起,女人的心咯噔一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在屏幕亮起的同时射进眼。

不想接,自打男人离家,那个人已经从自己的字典里扣除了。

敲门声,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支烦人交响曲。

刘孝全攥着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早晨打开大门,见一个男人靠着大门睡觉,定睛一看是离家的男人。

男人被惊醒,伸伸腿,慢慢站起身,往院子里走。

“昨天敲门不开,电话不接,还以为你没有在家呢?”

“回来干什么?”一直到两个人进屋,刘孝全才说这么一句话,不温不火,甚至与连一点语气都没有。

"我错了,我知道我错了。这次回来不走了,和你一起抚养孩子。”

哼哼,刘孝全从鼻子里挤出两声,提高语调说:“当初我求你留下来的时候,你想过孩子吗?这会想起孩子了,晚了!滚,滚出去。”

门帘一挑,刘孝全意思很明确。

男人想再说什么,刘孝全闭上眼睛不看他。男人灰溜溜的出去。

咣当一声大门关上,刘孝全的心用时间缝合好的伤口再次裂开,鲜血一股股流出。

一天上班,女人都是无精打采,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却不想挪动脚步。不知道那个男人会不会再次找上家门。他再回去,怎么办?

离婚手续办完的瞬间,两个人的爱彻底破碎,爱的漩涡已经将女人的心搅碎,安静几年的世界重新被打破,心如何能平静下来?

女人坐在车里久久没有启动车子。

比平时晚到家两个小时,家门口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男人,另一个也是个男人,那是家族里的叔叔。

“叔,你怎么过来了?”刘孝全打开院门,把叔叔让进去。

“孝全,叔知道这些年你的苦,更知道你心里的委屈。我把你这些年对老人和孩子付出的辛苦都和他说了,也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也知道自己错了,如果你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叔替他父母谢谢你;如果不愿意,叔也不勉强。这是你的权利。”叔叔慢条斯理的说,男人头也不抬的听着。

刘孝全的心如油煎般难过,从到婆家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在眼前闪现。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公婆,对得起孩子,可是谁对得起自己啊?

想到孩子,刘孝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撕开。

三个孩子学习都非常出色,都是读重点的好苗子,凭自己的一己之力的确有难度。更何况,不管怎么说,男人都是孩子的父亲,是变不了的事实。

原谅他,不可能;不原谅,孩子们愿意吗?

没有答案,自己给不了答案。

“孝全,你知道你婶子身体的状况,我每天可以陪着她遛弯,只盼着她能健康的多活几天。年轻时候,我在外面上班,一年到头回不了几回家,她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老了眼睛却坏了,我是用自己的行动在赎罪。希望你可以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

“叔叔,你的面子我可以给,但她要每个月交到我手里一定数量的钱,为三个孩子的未来打算。老规矩不变,在我面前,不能提他的名字。他在我这里永远只能是他,再无其它。”女人冷冷的话语,是被男人伤透的心在流泪。

自从男人离家后,家族的人就不敢在刘孝全面前提起男人的名字。这是刘孝全对上门家族人的霸气要求,包括三个孩子,一个女人撑起的家,不需要男人的名字铺垫。

一种变向的接受是对男人的回收,是想对三个孩子有份交代。

“从此以后,我一定尽到父亲的责任,这些年委屈你了。”

“你和我没关系了,你对不起的是孩子,和你的父母。你自己看着办,得不到孩子的原谅你还得从这个家出去。”

当初爱有多深,伤就有多深。当已经不再流泪时,一定是自己将自己从爱的泥潭拉出,走出爱的漩涡。

爱的程度需要爱的付出。爱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