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道伪命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33490/940d09adf9b4872c.png)
我们经常会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非常励志非常合理,殊不知,这是一道伪命题,因为太多人奋斗一生的终点不如少数人唾手可得的起点。
起跑线的差异是我们不能无视的客观存在。湖南卫视有一档栏目叫《变形计》,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个生于不同的城乡环境的少年互换环境最后成长的故事,我曾是这个节目的铁粉。
里面一个个的主人公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形”得以改变成长。共同点不外乎:城里孩子惊异于农村环境的落后贫穷破败不堪,乡下孩子为城市的灯红酒绿挥金如土惊掉了下巴。
据后期追踪,很多城里孩子从此洗心革面从新做人,也有乡下孩子见过世面后从此放弃奋斗开始认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城乡差异的存在,东西差异的存在,贫富差异的存在,这些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刘姥姥惊诧于大观园里一道茄子的繁复做法,北京的孩子从出生就有先天的优势,李嘉诚马云家的孩子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是的,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父母,长相……我们奋斗一生,可能也不及他们先天的拥有,这是我们硬件的差异。人生的痛苦,就来自于无休止的比较。就这么认输吗?就这么认怂吗?痛定思痛,现实总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么我们能改变些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33490/6fa8d011c55c0efb.gif)
如果你去读一些名人传记,你会发现其中惊人的秘密。林肯是伐木工人的儿子,孔子出身于贫寒的单亲家庭,毛泽东小时候无钱买书步行二十多里到亲友家借书读,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都曾是学徒,俞敏洪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
他们认命了吗?他们屈从了吗?《了凡四训》讲“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宁可积极乐观地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从教二十余年,教过的孩子如割韭菜一般,走了一茬又一茬。其中不乏有家庭贫寒困窘的孩子,我从来没有给予过他们金钱物质的帮助,我担心伤害他们脆弱敏感的自尊心,但我从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精神的鼓励:我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上至三代,都是农民。我们拼不了爹,更比不了富。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过自己的拼尽全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高考是中国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想要“鲤鱼跃龙门”,成败在此一举。很欣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们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打破了“阶层固化”的预言,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孩子们,你们和我一样,深深地知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道伪命题,我们能做的,是不断的奔跑……读书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学习成长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为耀眼:一是太阳,二是你努力的模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33490/5c17a463af62c18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