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互联网产品思考

这个时代的你,如何争取更多的逆袭机会。

2016-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别Sir

今日话题:

新媒体时代,你我如何跟紧潮流不掉队

1

你有多久没有交到一个知根知底的新朋友了?

你有多久没和自己的老朋友介绍自己的近况了?

你去面试工作的时候,除了一份简历和几个证书,你怎么说服面试官相信你的过往经历。

你还记得去年的这个季节,你在做什么事,又在为什么而忙吗?

讲道理,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全国盛行,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在逐步拉远?信任基础反而愈发薄弱。

今天别Sir就和你分享下我自己关于新媒体等社交产品与个人人生发展的观察和思考。

2

Sir认为:新媒体可能是未来社会比身份证更重要的身份证明,尤其是对个人而言。

为什么?

因为人类是非常势力和冷静的,历史向来只记录伟人的故事,而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可能真的是短短百年,惊鸿一瞥就消失于滚滚红尘之中了。

而新媒体,则给了我们一个“青史留名”,甚至连接一切来成就自己的机会。

3

新媒体最不起眼的一个功能,是至少可以给你一个“高效”证明自己的工具。

不同于当年较封闭的QQ空间,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所有的记录都是公开的。

这就给了你一个机会动态记录自己的人生。

4

以公众号举例,试想,如果你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不断记录自己生命中的高光点,例如做了哪些事,思维有哪些转变,经历过哪些同龄人不曾有的经历,又有了哪些收获。

不用华丽的辞藻和技巧,重在真实。

那么当你去面试一份工作时,这些会不会是关于你以往经历的最好证明?

而这,不过是新媒体最不起眼的作用之一而已。

5

2014年时,我曾观察过一位“每日千字文”的坚持者,那时候他刚到了一个新城市,赋闲在家没事做。

于是坚持写千字文坚持了好几个月。内容有自己的提升,也有深度的思考。

结果你猜怎么着?

因为坚持的这几个月千字文,他被邀请去很多地方做分享,之后还因为这些沉甸甸的千字文所表现出的各种优秀品质,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甚至简历里有一栏赫然写着:每日千字文坚持者。

初次相识,外人更看重你做过什么而不是会说什么。

而且最最最牛的是,那份工作他很喜欢。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顺便还能赚钱更开心的事儿呢?

6

新媒体更厉害的,是会给你一个翻身的机会。

为什么古人常讲:高手在民间?

因为民间的高手大多缺乏发声的途径,所以不得不守着自己的手艺没落在民间赚点碎银子。其实这份手艺本来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的,但没有机会把声音传播出去,就不会让和你有相同气味儿的人找到你。

在中国,不管你有什么才艺都会有认可自己的人群。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你没自信,就看看互联网上的那些奇葩明星,他们那么LOW,依然会有自己的粉丝,你这么正常还有些才艺,还愁没有认可自己的群体?

敢发声,别人就敢认可你。

7

其实我也是误打误撞的才明白了新媒体的影响力的。

年初因为一篇文章收获二十多万阅读和一万多粉丝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背后还蕴藏着如此大的机会。

如今,我的微信公众号大号运营了10个多月,平均每月覆盖20万以上的精准空乘读者。

要知道,我并没有写出什么高大上的文章。不过是作为空乘家属,说了些自己足够客观的思考而已,也真的是仅此而已。

如今,我拒绝的广告主甚至一手都数不过来了,价格最高也已达数万元。

虽然我基于自己的原则,不想去消费任何一位读者对我的信任,所以从来不接广告而没有去赚钱和盈利。

但新媒体给到了我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比如接触更多的天使投资人和各界精英,比如进一步实践自己的各种思考。

这些,都是过去作为一个实体从业者从来不能想象的。

8

最后,新媒体上究竟可以写点什么?

其实不管你热爱读书、电影、健身还是时尚,甚至哪怕你只是化妆化的好,只要你敢出来表达,你就至少赢了80%的人。

再之后,当你持续输出的时候,写的功力就会不断提高。这个时代的写作不为炫耀自己的技巧,只为锻炼自己结构化思考的功力。

而这种思考方式,以及通过输出自己,在互联网中找到和你同样气味儿的人之后带进现实,落地生根的结果,才是自媒体最大的价值。

9

为什么脑子好的人赚钱更轻松?

因为他们能先想的到。

而写,就是对思考最好的锻炼,即使你写的是大白话都可以。

PS:第一次写这类话题,不知道你们喜欢与否,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就在留言版里告诉我,下篇我可能会继续分享新媒体与商业的关系。

新媒体平台推荐:微信公众号、简书、喜马拉雅FM、荔枝FM。

- END -


我是别Sir,野生的写字人,自媒体人,实体店运营者,培训师,成长教练,健走百日计划实践者,个人品牌探索者。

在这里,我会把书、电影、讲座、个人品牌、自媒体和商业的所有思考冲成咖啡给你喝。

友情提示:转发和关注都是美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