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脑袋·圆脑袋
方的东西往往是静态的,圆的东西往往是动态的。搞技术的往往是方脑袋思维方式,搞管理的往往是圆脑袋思维方式,无论是搞技术的理工男,还是搞管理的财经女,毕业之后,终将融入这个多元的社会。社会是有规则的,像是浩瀚的海洋,即便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是暗流涌动,弄潮儿们一个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漩涡般的困境,不能自拔。真正的社会生存能力塑造是在进入社会之后开始的,做的比较好的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就将自己作为一个准社会人进行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首先学会跟同龄人的相处,寒暑假安排到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阶段性实习,来增加对社会的真实认知,让毕业时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加充实丰满。
如果把在校期间的实习历练和毕业之后的工作锻炼相比较,就像是泳池里的游泳和海里的游泳的差别,虽然游泳的基本要领都是一致的,但是两种情况下水性的表现却是完全不同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基础上再增加新的知识储备,而是开始积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工作经验。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很多大学生看成了拿到毕业证所必须完成的鸡肋任务,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寻找实习的工作机会,结果忽略了实习实践的深刻意义。我认为,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是大学生“内观自己”的最佳机会,无论是进入任何社会上正在运行的机构实习,都可以了解到这个社会真实的运行情况。实习工作中,不仅仅要专注于手头的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带着耳朵和眼睛去听去看正式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如何处理手头的事务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记录自己的实习日记,以备回到学校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复盘。复盘就是真正的“内观”,找出不足,确定努力的方向。
选择创业,是直接跳进海里的游泳,对于毕业后想去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到创业型公司参加实习实践,了解一个创业公司的环境状况,感受激情的创业故事,为自己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做好创业意识的主观训练。对于第一次创业的大学生青年创客而言,创业意识的塑造尤为重要。没有成本意识的创业是乱来,没有现金流意识的经营是瞎搞,没有分红的股权是废纸。成本意识、现金流意识和股权分红意识是最重要的三大创业意识。由于缺乏这三大意识,而经历创业失败的项目比比皆是。这三大意识就像是海洋里的暗礁,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时时刻刻隐藏着沉船的危机。
游泳的时候,方脑袋的阻力是大于圆脑袋的,融入社会,就是将方脑袋调整为圆脑袋的一个过程,这个塑形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得不的选择。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大学生青年创客快速融入社会的模式,大学毕业后的五年,是大家学会在社会的海洋中畅游的五年,重视并珍惜社会这所大学对我们的教育培养,这个阶段学到的,才是我们受益终身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