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张伟明

2022-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的老猫

      那年去埃及时,接待我们的导游是埃及人阿明,他的全名叫穆罕默德.凯.阿利兹,张伟明是他的中国名字。

      阿明在开罗大学读了四年中文。阿明告诉我们,学中文是他父亲的主意,通晓德语的父亲告诉他,去学中文吧,学好中文可以去了解中国,东方中国是一个有着和埃及一样古老文明的国度。阿明在大学的中文教师都是埃及人,每位老师的中文发音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完全不一样。但为了应付考试,他必须顺从每一位主考老师的发音,四年下来,口语学的南腔北调,五花八门,有时一个词句就有多种读法,阿明自己也是稀里糊涂。毕业后,阿明来到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学习汉语,使馆的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说正好有位华人开餐馆,要请一位会汉语的埃及人做帮工。

      于是阿明将电话打了过去,和餐馆老板电话里讲了半个钟头,听得阿明一头雾水,最后总算弄明白了对方的住址,阿明很是沮丧,怎么学了四年汉语竟是这个水平。后来阿明知道这个老板是温州人,而温州话是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好在餐馆的大厨是北京人,他充当阿明和老板之间的翻译,使得阿明的口语进步很快。那个温州老板还给阿明起了个中国名字,叫老二,阿明很兴奋地接受了。当阿明知道老二的中文含义时,也知道了温州人在中国最坏。

      后来阿明参军服役,在中埃军事交往中,阿明作为军队中懂汉语的人,被抽调去作翻译工作,一位中方上校重新给阿明起了个中文名字叫伟明,伟大的伟,光明的明。

      阿明曾在生意上帮助过一对中国夫妇,双方在交往中成了挚友,那位中国大姐姓张,就把张姓送给了阿明。

      张伟明第一次去中国是在2003年,在北京机场入境时看到许多人都戴着口罩,他以为中国人戴口罩可能和埃及人蒙头巾一样,都属于民族服饰之类,马上也买一个口罩戴上。到了张大姐的家,大姐首先给他喝了一杯饮料,以后每天都给他喝一杯同样的饮料,阿明感到中国的饮料很难喝,只是不好意思拒绝。后来知道中国人戴口罩是为了防非典,非典不是人也不是黑社会,非典是种传染病。大姐给的饮料是板蓝根,也是为了防非典。

      讲到这时,阿明笑了笑,自潮的说,我那时可真是太傻帽了。如今的阿明可一点不傻帽,整个就是一个中国通。我们见面时阿明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叫张伟明,我爸不是李刚,也不是李双江,大家叫我阿明好了。

      阿明每年都要来一次中国,他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云南、西安、成都、哈尔滨,他说他最喜欢的地方是成都,喜欢重庆火锅和东来顺,他知道北京牛街的餐饮最便宜,什刹海附近有一家叫烤肉机的餐馆也不错,阿明也知道大连和青岛是美女最多的地方。

      阿明常把埃及和中国做比较,他说埃及的文明要早于中国,譬如埃及的统一要早于秦始皇三千年,埃及的造纸业也早于中国。阿明说,国家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和阿明的妻子通了电话,阿明的妻子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他俩是开罗大学的同窗。阿明曾说自己中文发音带有山东口音,因为许多人都说他是山东大汉,他妻子的发音是苏杭口音,因为妻子长得美貌娇小。我纠正阿明口音与相貌并无关系。阿明的妻子在电话里告诉我们,阿明是全埃及最优秀的中文导游。

      为了证实妻子的评价,阿明第二天特地拿来一本影集给我们看,原来胡主席首次出访埃及时,阿明就作为中文翻译在埃及博物馆为胡主席讲解,影集中还有阿明与李肇星外长和唐家璇外长的合影。

      阿明在中国时,时常冒充新疆人去市场买东西,与他人讲价,因此也享受到了国人待遇,买到许多便宜货,阿明曾在北京红桥市场花一百二十元一块的价格买了十块劳力士手表,带回埃及后其中两块送给了父亲的朋友,惊得父亲久久合不上嘴,因为他父亲羡慕了半辈子也没能买起一块劳力士。阿明说,其实他心里也非常忐忑,非常留意那两位朋友的手表质量,但五六年过去了,那两块冒牌的劳力士竟完好如初。

      阿明知道许多中国的历史人物,如朱元璋,如成吉思汗,如康熙大帝。阿明也不停地给我们讲埃及的历史和趣事。

      讲到埃及人的一夫多妻制时,阿明说伊斯兰教允许一个男人娶四个妻子,出因是当时国家男丁大多战死,需要发展人口。我们问及阿明有几位妻子,阿明发誓自己只有一个,他说自己的夫人很厉害,他是气管炎,不敢多娶。然后阿明又说,如果男人真的娶了四位妻子,那付出的成本会很高的。呵呵,学中文的阿明也蛮会算经济账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