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与繁体
最近几年,一些所谓的政协委员,提倡要恢复繁体字。也有一些人说简体字虽书写方便,但不美观。
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美观,就现代的审美而言,至简而至美几乎已是共识,即便在历史上,也从来都是强调以简为美。
这些人一面叫嚣恢复繁体,一面叫嚣要恢复国学,大概忘记了他们的祖师爷是怎么教导的:大道至简。
很多人都念念不忘“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倒让人想起宋代这个公认的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时期,其中,宋徽宗大概可以算是一个艺术造诣颇高的大师,治国虽不怎么样,书画却是在历史上得到公认的。
宋徽宗的书法被称为“瘦金体”,在历代书法中评价非常之高,并影响至今,仿宋体就来源于宋徽宗的“瘦金体”。不要说当今的那些所谓的书法家,即便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人敢说自己的字能够比宋徽宗强。
贴几张宋徽宗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字帖给大家欣赏一下。
1 2 3 4
这里有很多简体字,其中红色圈起来的最为明显,其他的字大部分是简繁通用的。
这里的“无”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插曲。根据大部分咬文嚼字书籍的说法,“无”是古代奇字,也就是说这个字是非常古老的,但很少使用,一般用“無”字。在现在出版的关于《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的介绍书籍中,还特意把原文的“无”改成“無”,以显得自己很有水平,比宋朝这个白字皇帝有水平。
实际上,这些书却是出尽洋相,《周易》里就大量使用“无”字,佛教的经典里也有很多“无”字,这个字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根本就不是神马奇字。同样在《神霄玉清万寿宫诏》里,即有“无”又有“無”,而宋徽宗赵佶显然不是一个白字先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一切佛菩萨名集》里列出的名字有很多类似“南无無盡菩萨”“南无無怒菩萨”这样的名称,甚至大部分的早期佛教经典里使用的是“南无阿彌陀佛”而不是“南無阿彌陀佛”,通常,“无”用在某种含有敬意的场合,如宗教、祭祀等等。那种想当然的把“无”替换成“無”,不仅不忠实于原著,还无形显露出某种妄自尊大的无知。尤其是当某些“南無”出现的时候,当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回到书法上,宋徽宗能够把简体字写得如此优美(另外一个大书法家颜真卿,也经常写简体字,想必很多人从小就见识过颜体),某些人却叨逼什么不用繁体字写不出漂亮书法,我只能送给这些人一句话:
拉不出屎千万不要怪地球没有引力!
Post By Ray Walker@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u/0/+RayWalker/posts/WwbCp7dteRa